基本解釋
無產階級領導體制的根本原則。即對一切重大問題必須由領導成員集體討論、決定,不能由個人決定。
詞語來源
該詞語來源于人們的生產生活。
詞語造句
1、Otpor不是一個典型的非政府組織,而是一個發(fā)展很快的學生運動;它的高度分散的集體領導方式使它比受西方資助的典型的塞爾維亞非政府組織更有效力。
2、而個人負責,則和違反集體領導原則的個人獨裁,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
3、辛格的言外之意是,如果金磚國家指望印度負起一些全球性的集體領導責任,他們可能還要等一段時間。
4、當然,集體領導的制度在這個決定之前早就存在了。
5、黨的各級委員會實行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制度。
6、違背集體領導原則的現(xiàn)象雖然在黨內經常發(fā)生,但是這種現(xiàn)象一經發(fā)現(xiàn),就受到黨中央的批判和糾正。
7、進一步完善集體領導下的個人分工負責制,提高工作效率。
8、本文在交互型目標規(guī)劃方法的基礎上,考慮到集體領導在決策中的作用,給出了一種程序化的小組決策方法。
9、“分享權力需要領導人具備強大的自信,”陳說道,“愿意權力共享的領導者往往更信賴集體領導,而非個人專政?!?br />10、我們努力在發(fā)展集體領導體系及連續(xù)的接班人們出現(xiàn)。
11、打造一個健康的政治文化,集體領導,群策群力,推動黨務。
12、在未來高技術條件下的聯(lián)合作戰(zhàn)中,“黨委統(tǒng)一的集體領導下的首長分工負責制”的我軍黨委領導機制具有巨大優(yōu)勢。
13、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
14、高級主管如果不能互相信任,任何集體領導都不會有好的效果。
15、毛澤東雖然提出過群眾路線和集體領導制度化的問題,但未能在實踐中得到堅持和正確貫徹。
16、鄧小平集體領導思想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17、反對分散主義,是最得人心的,因為黨內大多數同志是關心集體領導的。
18、中國現(xiàn)代社會依然是組織社會體制,表現(xiàn)了高度的組織社會效率,形成以集體領導為核心的組織權力中心。
19、毛澤東同志是尊重集體領導的。
20、民主集中制被破壞了,集體領導被破壞了。
21、在檢察機關內部設立檢察委員會,實行集體領導,是我國檢察制度的一大特色。
22、第六,各級黨委要真正實行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制度。
23、“中央集體領導”理論的形成。
24、但是,切不可因此把毛澤東同志和黨中央分開,應該把毛澤東同志看作是黨的集體領導中的一個成員,把他在我們黨里頭的作用說得合乎實際。
25、在幾年相對的集體領導后,毛澤東變成了像以往皇帝一樣的暴君,他的很多大政策都適得其反。
26、要知道工黨的所有政策都是集體領導規(guī)劃,現(xiàn)都入了陸克文的帳單要他買單,讓他作為替罪羊而將之拋棄。
27、行政機關內部實行集體領導和首長負責相結合。4、計劃管理原則。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