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景物的詞語景物大自然春色山水花鳥小溪河流黃河大海長江瀑布湖泊月亮景色優(yōu)美長城草原花草樹木月色朦朧藍天白云沙漠太陽星星大地日月星辰泰山名山美景云霞天空山水鄉(xiāng)村花香黃山山峰海浪波濤船車
-
治理 zhì lǐ
(1)整治調(diào)理 (2)整修;改造 -
流域 liú yù
(1)河流的干流和支流所流過的整個區(qū)域 -
采桑 cǎi sāng
1.樂府相和曲名。此曲始出于《陌上桑》,南朝宋鮑照﹑梁簡文帝﹑陳后主等均有此曲,名《采?!贰:笕硕嗨滦?。2.樂府清商曲名。屬西曲,又稱《采桑度》。亦為舞曲名。參閱《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五.<采桑度>序》。3.樂府近代曲名。 -
搖籃 yáo lán
1.?通常裝在搖擺器上或懸掛于樞軸上可以搖擺的嬰兒床或吊床。 2.?比喻幼年或青年時代的生活環(huán)境或文化、運動等的發(fā)源地。 -
河華 hé huá
黃河與華山的并稱。 -
清流 qīng liú
清澈的流水。喻指德行高潔負有名望的士大夫。比喻政治清明。晚清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的一個政治派別的名稱。他們評議時政,上疏言事,彈劾大臣,指斥宦官,對外反對列強蠶食,對內(nèi)主張整飭紀綱。 -
導(dǎo)源 dǎo yuán
(1)發(fā)源,起源 (2)由某種事物發(fā)展而來 -
北方 běi fāng
(1)向北的方向;地球北極的方向 (2)特指中國黃河以北的地區(qū) -
黃河清 huáng hé qīng
黃河水本渾濁,古人以黃河水清為祥瑞的征兆。比喻難得、罕見的事。 -
砥柱 dǐ zhù
(1)山名,位于河南三門峽以東黃河急流中,形象像柱 -
黃泛區(qū) huáng fàn qū
黃河泛濫區(qū)域。一般指1938年6月河南省·鄭州市附近的花園口堤岸遭到破壞后的受災(zāi)地區(qū)。其時黃河水沿賈魯河入潁河及西淝河注入淮河,淹沒河南、安徽及江蘇三省所屬四十四縣。 -
鄆城 yùn chéng
(1)縣名.在山東省西南部,北臨黃河,鄰接河南省 -
孟門 mèng mén
古山名。在今河南輝縣西。春秋時為晉國要隘。 古山名。在陜西宜川東北﹑山西吉縣西,綿亙黃河兩岸,又稱龍門上口。 -
馮夷 féng yí
1.傳說中的黃河之神,即河伯。泛指水神。 2.上古諸侯名。 -
孟津 mèng jīn
1.古黃河津渡名。在今河南省孟津縣東北﹑孟縣西南。相傳周武王在此盟會諸侯并渡河,故一名盟津。一說本作盟津,后訛作孟津。為歷代兵家爭戰(zhàn)要地。 -
碻磝 qiāo áo
多石不平貌。 古津渡﹑城名。故址在今山東茌平西南古黃河南岸,城在津東。 -
水衡 shuǐ héng
1.古官名。水衡都尉、水衡丞的簡稱。漢武帝元鼎二年所置,至隋始廢。掌皇家上林苑,兼管稅收、鑄錢?!稘h書·百官公卿表上》“水衡都尉”顏師古注引漢應(yīng)劭曰:“古山林之官曰衡,掌諸池苑,故稱水衡。” 2.泛指管理水利之官。《后漢書·張衡傳》:“前長離使拂羽兮,委水衡乎玄冥?!崩钯t注:“水衡,官名,主水官也?!彼翁K軾《送王伯敭守虢》詩:“歸來只作水衡卿,我欲攜壺就君飲?!泵鲄潜咎兜劬┢罚骸败娦栾w檄催,水衡仰屋嘆。”清魏源《畿輔河渠議》:“故曰:與治黃河小異而大同,敢以質(zhì)司水衡之君子?!?3.水衡錢的簡稱。清黃遵憲《乙未二月二十七日公祭沉文肅公祠》詩:“側(cè)聞近者議輸幣,乃竭水衡傾銅山?!?4.方言。指古代關(guān)津置于水中的衡木。 5.井星的別名。清厲荃《事物異名錄·乾象·水衡》:“天皇會通,井為水衡。” -
黃河 huáng hé
(1)中國第二長河,發(fā)源于青海,流入渤海,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75.24萬平方公里。流經(jīng)黃土高原、夾帶大量泥沙,每年達16億噸,除12億噸入海外,有4億多噸沉積在下游河床上,有些地段河底竟高出地面5—10米,成為有名的“地上河” -
隴右 lǒng yòu
1.古地區(qū)名。泛指隴山以西地區(qū)。古代以西為右,故名。約當今甘肅六盤山以西,黃河以東一帶。 2.甘肅省舊時別稱之一。 -
浢津 dòu jīn
古黃河渡口名。故址在今河南省靈寶縣。 -
爺孃 yé niáng
父母 -
海右 hǎi yòu
指黃河、東海以西地區(qū)。方位以西為右,故稱。 -
促促 cù cù
猶短短的。指時間。 猶短短的。指空間。 匆匆。 拘謹小心貌。 勞苦不安貌。 象聲詞。蟲鳴聲。 象聲詞。機杼聲。 象聲詞。沙上急走聲。 -
污下 wū xià
1.亦作"污下"。亦作"污下"。2.低洼。3.卑下,鄙陋。 -
黃河水清 huáng hé shuǐ qīng
指罕見的、難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