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景物的詞語景物大自然春色山水花鳥小溪河流黃河大海長江瀑布湖泊月亮景色優(yōu)美長城草原花草樹木月色朦朧藍天白云沙漠太陽星星大地日月星辰泰山名山美景云霞天空山水鄉(xiāng)村花香黃山山峰海浪波濤船車
-
駱駝 luò tuo
哺乳動物。軀體高大,背有駝峰,或單或雙。蹄扁平,蹄底有肉質(zhì)的墊。性溫順,能反芻,耐饑渴,可負重致遠,是沙漠地區(qū)的重要力畜。 -
蘊藏 yùn cáng
(1)積存 -
隕絕 yǔn jué
1.毀滅;滅絕。 2.昏倒。 -
戈壁 gē bì
(1)蒙語中稱沙漠,不同于一般沙漠,這種地區(qū)盡是沙子和石塊,地面上缺水,植物稀少 -
通過 tōng guò
(1)從一端到另一端 (2)同意或承認議案等 (3)征得有關(guān)人員同意 (4)以人、事物等為媒介 -
干燥 gān zào
(1)缺乏水分 (2)空洞無味 (3)干澀,不甜潤 (4)喻困難;拮據(jù) -
沙漠 shā mò
(1)地面完全為沙所覆蓋、植物非常稀少、雨水稀少的荒蕪地區(qū) -
瀚海 hàn hǎi
(1)同“翰?!?(2)蒙古大沙漠的古稱 -
沙陲 shā chuí
邊陲沙漠之地。 -
旱海 hàn hǎi
1.宋代自今甘肅省環(huán)縣北至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靈武縣一帶,干旱多沙,俗稱"旱海"。2.泛指沙漠。 -
鴕鳥 tuó niǎo
又稱“非洲鴕鳥”。鳥綱,鴕鳥科?,F(xiàn)存最大的鳥。雄鳥身高2~3米,體重平均50千克。頭小,頸部長。足強壯,具兩趾和肉墊,善奔跑。翼退化,不能飛。經(jīng)馴化和訓(xùn)練,可供人騎坐及表演。 -
綠洲 lǜ zhōu
(1)孤立的有植被的小塊肥沃地(如在沙漠中的) -
白狄 bái dí
亦作'白翟'。 我國古代少數(shù)民族之一。 -
馬足龍沙 mǎ zú lóng shā
指馳騁邊疆,揚威域外。 -
穿越 chuān yuè
(1)跨過;越過;穿過 -
蜃氣 shèn qì
一種大氣光學現(xiàn)象。光線經(jīng)過不同密度的空氣層后發(fā)生顯著折射,使遠處景物顯現(xiàn)在半空中或地面上的奇異幻象。常發(fā)生在海上或沙漠地區(qū)。古人誤以為蜃吐氣而成,故稱。 -
幕南 mù nán
漠南。幕,通"漠"。古代泛指蒙古大沙漠以南地區(qū)。 -
瀚漠 hàn mò
1.北方大沙漠。 2.借指西北異族。 -
漫延 màn yán
水滿溢而向周圍擴散。泛指向四周擴散。 -
沙磧 shā qì
沙灘;沙洲。沙漠。 -
播蕩 bō dàng
流離動蕩。 -
頒師 bān shī
軍隊出征歸來。 -
白龍堆 bái lóng duī
沙漠名。在新疆天山南路。簡稱龍堆。 -
壟崗沙 lǒng gǎng shā
沙漠中廣泛分布的一種沙丘。隨盛行風向平行伸展,長可達數(shù)百米至數(shù)公里,高可達數(shù)十米,頂部微呈穹形,兩坡大致對稱。也稱"沙壟"或"縱向沙丘"。 -
饒衍 ráo yǎn
1.富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