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春 sān chūn
春季三個月:農(nóng)歷正月稱孟春,二月稱仲春,三月稱季春。指春季的第三個月,暮春。三個春天,即三年。 -
曲水流觴 qū shuǐ liú shāng
(1)古民俗,每年農(nóng)歷三月在彎曲的水流旁設(shè)酒杯,流到誰面前,誰就取下來喝,可以祓除不吉利 -
桂林杏苑 guì lín xìng yuàn
古時鄉(xiāng)試?yán)谵r(nóng)歷八月舉行,考中稱折桂;會試?yán)谵r(nóng)歷三月舉行,考中稱探杏。因以之指鄉(xiāng)試、會試。 -
廢寢忘食 fèi qǐn wàng shí
顧不得睡,忘記了吃。形容非常專心和勤奮。[近]孜孜不倦。 -
新愁舊恨 xīn chóu jiù hèn
謂對現(xiàn)狀和往事都感到煩惱和怨恨。極言愁恨之深。 -
超倫軼群 chāo lún yì qún
形容超群出眾。 -
暮暮朝朝 mù mù zhāo zhāo
猶言日日夜夜。 -
三月不知肉味 sān yuè bù zhī ròu wèi
謂在三個月內(nèi),吃肉都不知味道。形容專心一意,全神貫注,別的事都不放在心上。 -
汗馬之勞 hàn mǎ zhī láo
指征戰(zhàn)的勞苦。亦指戰(zhàn)功。指用馬運輸?shù)膭诶邸?/em> -
風(fēng)情月思 fēng qíng yuè sī
指男女相互愛戀的情思。 -
玉匣珠襦 yù xiá zhū rú
古代帝后諸侯王的葬服。 -
三巳 sān sì
即上巳。原指農(nóng)歷三月第一個巳日,魏以后專指農(nóng)歷的三月初三日。 -
扶危濟(jì)急 fú wēi jì jí
猶扶危濟(jì)困。 -
岳鎮(zhèn)淵渟 yuè zhèn yuān tīng
如山岳屹立,如淵水停滯。本用以形容軍隊穩(wěn)定,不可動搖。后多用以形容人堅定沉著。用于書面語。 -
鶯飛草長 yīng fēi cǎo zhǎng
意為形容明媚的春景 -
三統(tǒng) sān tǒng
1.指夏﹑商﹑周三代的正朔。夏正建寅為人統(tǒng),商正建丑為地統(tǒng),周正建子為天統(tǒng)。亦謂之三正。2.指三統(tǒng)歷。 -
三日曲水 sān rì qǔ shuǐ
指三月三日聚集在環(huán)曲水渠之旁進(jìn)行的流觴宴飲活動。 -
三月三日 sān yuè sān rì
即上巳節(jié)。 -
白衣送酒 bái yī sòng jiǔ
后泛指送酒的人。也比喻自己所渴望的東西朋友正好送來,遂心所愿。 -
風(fēng)和日暖 fēng hé rì nuǎn
(1)形容天氣暖和,微風(fēng)和煦 -
流觴曲水 liú shāng qǔ shuǐ
古代習(xí)俗,每逢夏歷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國·魏以后定為夏歷三月初三日),人們于水邊相聚宴飲,認(rèn)為可祓除不祥。后人仿行,于環(huán)曲的水流旁宴集,在水的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順流而下,杯停在誰的面前,誰就取飲,稱為“流觴曲水”。亦作:流杯曲水 -
云布雨施 yún bù yǔ shī
比喻遍布。 -
三月 sān yuè
(1)格里歷(即陽歷)每年的第三個月 (2)農(nóng)歷(陰歷)每年的第三個月,第三個朔望月 (3)三個月 -
仆仆風(fēng)塵 pú pú fēng chén
在風(fēng)塵中奔走。形容旅途勞累。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天情道理書》:“去國離鄉(xiāng),拋妻棄子,數(shù)年之間,仆仆風(fēng)塵,幾經(jīng)勞瘁。” -
三月二 sān yuè èr
農(nóng)歷三月二日。亦指上巳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