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生 chū shēng
(1)胎兒生下來 -
公共 gōng gòng
(1)公有的;公用的 -
相對 xiāng duì
(1)面對面;相向 (2)非絕對的(跟“絕對”相對) (3)比較來說 -
耳朵 ěr duo
(1)人和哺乳動物的聽覺與平衡器官 -
學(xué)習(xí) xué xí
(1)通過閱讀、聽講、研究、實踐等獲得知識或技能的過程 -
金黃 jīn huáng
(1)黃而微紅略像金子的顏色 -
砍頭 kǎn tóu
殺頭。 -
奶油 nǎi yóu
(1)牛乳的淡黃色部分,含有18%到大約40%的白脫脂肪,在靜置時上浮到表面或用離心法分離出來 -
貓兒眼 māo ér yǎn
即貓睛石。 -
貓頭鷹 māo tóu yīng
(1)身體淡褐色,多黑斑,頭部有角狀的羽毛,頭大,有兩只向前看的大眼,短而彎曲的喙,強有力的鉤爪,能翻轉(zhuǎn)的外趾。又叫“夜貓子” -
貓尿 māo niào
方言。指酒。表示憎厭或譏諷。 -
貓睛石 māo jīng shí
石英的隱晶質(zhì)亞種之一。藍灰色,具絲絹光澤和纖維狀細紋。是名貴的工藝雕刻品材料。一種珍貴的寶石。其幻光性的金綠寶石亞種,表面具有貓兒眼睛中所見的垂直閃光亮帶。 -
路燈 lù dēng
(1)通常指裝在柱上,沿街道或公路上分立的一系列燈(如弧光燈)中的一盞 -
貓貍 māo lí
貍的一種。俗稱野貓。 -
貓兒頭 māo ér tóu
元代民間稱勾結(jié)官府﹑獨霸一方的人。 -
貓熊 māo xióng
1.?小貓熊,小熊貓(Ailurusfulgens),喜馬拉雅山區(qū)產(chǎn)的一種長尾食肉類動物,身上有長毛,基本呈現(xiàn)赤銹色,有黑色的斑點和條紋,吻部、頰部和兩耳有明顯的白點。 2.?大貓熊或稱大熊貓(Ailuropodamelanoleuca),生活在我國西南地區(qū)高山中,大體上像只熊,與浣熊有親緣關(guān)系。有時亦自成一科,大致是上體白色、下體黑色,眼周有黑斑,耳黑色。 -
冷淡 lěng dàn
(1)不熱情 (2)不熱鬧 -
加油 jiā yóu
(1)添加燃料油或加入潤滑油 (2)提高努力程度 -
貓腰 máo yāo
(1)〈方〉彎腰 -
貓道 māo dào
指壁上供貓進出的洞。 -
涼席 liáng xí
(1)夏季為涼爽而鋪墊的竹席或草席 -
貓頭筍 māo tóu sǔn
1.毛筍的別名。 -
貓噬鸚鵡 māo shì yīng wǔ
比喻排擠好人。 -
許久 xǔ jiǔ
(1)時間延續(xù)很久 (2)相隔時間很長 -
貓兒房 māo ér fáng
明代皇宮中掌管御貓的機構(gò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