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香疏影 àn xiāng shū yǐng
宋林逋《山園小梅》詩(shī)之一:"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dòng)月黃昏。"后遂以"暗香疏影"為梅花的代稱。 -
梅花 méi huā
(1)梅樹的花 (2)〈方〉臘梅 (3)梅花形的 -
鐵心石腸 tiě xīn shí cháng
猶言鐵石心腸。 -
瞪目結(jié)舌 dèng mù jié shé
睜著眼睛,說(shuō)不出話來(lái)。形容神情緊張或很吃驚。 -
夭桃襛李 yāo táo nóng lǐ
亦作“夭桃秾李”?!对?shī)?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庇帧墩倌?何彼秾矣》:“何彼襛矣,華如桃李?!眱稍?shī)以桃李之花興新人之美。后多以“夭桃襛李”為贊頌新人年少俊美之辭。茂盛艷麗的桃花、李花。 -
青衣烏帽 qīng yī wū mào
(1)平民的衣著。青衣自漢以后即為卑賤者之服。烏帽即烏紗帽,本為官帽,隋唐以后流行于民間 -
歲寒三友 suì hán sān yǒu
(1) (2)指松、竹、梅。松、竹經(jīng)冬不凋,梅則迎寒開放,因稱“歲寒三友” (3)歲寒:喻濁世。三友:山水、松竹、琴酒。三者為濁世之中的清高之物 -
梅花碑 méi huā bēi
1.亦稱"梅花石"。2.在福建省泉州承天寺山門口。 -
梅花妝 méi huā zhuāng
古時(shí)女子妝式,描梅花狀于額上為飾。相傳始于南朝宋壽陽(yáng)公主。 -
桓伊三弄 huán yī sān nòng
《晉書.桓伊傳》:"﹝伊﹞善音樂,盡一時(shí)之妙……徽之(王徽之)便令人謂伊曰:'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伊是時(shí)已貴顯,素聞徽之名,便下車,踞胡床,為作三調(diào),弄畢,便上車去。"據(jù)《神奇秘譜》載,琴曲《梅花三弄》即據(jù)此改編而成。后因以"桓伊三弄"指《梅花三弄》曲。宋蘇軾《昭君怨.送別》詞:"誰(shuí)作《桓伊三弄》,驚破緑窗幽夢(mèng)。"亦借為梅花之典。 -
笑歌戲舞 xiào gē xì wǔ
謂嬉笑歌舞。 -
梅花菊 méi huā jú
菊花品種名。 -
梅花海鶻 méi huā hǎi hú
古代的一種快速戰(zhàn)船名。 -
梅花大鼓 méi huā dà gǔ
亦稱“梅花調(diào)”。 -
驛使梅花 yì shǐ méi huā
《太平御覽》卷九七○引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陸凱與范曄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詣長(zhǎng)安與曄,并贈(zèng)花詩(shī)曰:'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wú)所有,聊寄一枝春。''后因以'驛使梅花'表示對(duì)親友的問候及思念。 -
梅花雷 méi huā léi
埋設(shè)成梅花狀的地雷群。 -
梅花墅 méi huā shù
明戲曲作家許自昌的室名。 -
梅花白 méi huā bái
1.形容斑白,花白。 -
梅花處士 méi huā chǔ shì
指宋林逋。 -
梅花帳 méi huā zhàng
一種由多樣物件組合﹑裝飾而成的臥具。 -
梅花石 méi huā shí
1.亦稱"梅花石"。2.在福建省泉州承天寺山門口。 -
梅花嶺記 méi huā lǐng jì
(1)梅花嶺,在揚(yáng)州(今江蘇揚(yáng)州市)廣儲(chǔ)門外,明代知州吳秀疏浚運(yùn)河積土而成,因山上種植許多梅樹,故名。記,文體名;是一種以記事為主的文體 -
梅花村 méi huā cūn
著名風(fēng)景地。在廣東省博羅縣羅浮山飛云峰下。因梅樹成林而得名。 -
梅花引 méi huā yǐn
1.《梅花三弄》的別名。2.詞牌名。一名《貧也樂》。雙調(diào),五十七字。前段七句,三仄韻,三平韻(又一體為五平韻﹑一疊韻);后段六句,兩仄韻,兩平韻,一疊韻。3.詞牌名。一名《小梅花》。一百十四字,即五七字體再加一疊。 -
梅花腦 méi huā nǎo
香料。即龍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