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浮翠流丹 fú cuì liú dān
翠:青綠色。丹:朱紅色。青綠、朱紅的顏色在流動和浮現(xiàn)。形容色彩鮮明艷麗。 -
珊瑚海 shān hú hǎi
《珊瑚?!肥侵芙軅惻c梁心頤合唱的一首歌曲,由周杰倫作曲,方文山作詞,鐘興民編曲,收錄在周杰倫2005年11月1日發(fā)行的專輯《十一月的蕭邦》中。 -
五彩斑斕 wǔ cǎi bān lán
五彩:各種顏色,斑斕:色彩錯雜燦爛的樣子。表示顏色非常好看,色彩相當豐富,多種顏色錯雜繁多耀眼。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黑色的枝杈,紅色的棗子,黃綠相間的樹葉,五彩斑斕,迷人極了?!?/em> -
目迷五色 mù mí wǔ sè
(1)謂色雜模糊,令人眼花繚亂,不能辨晰 (2)比喻洞察力不敏銳,為紛呈的世事迷惑而分不清是非 -
磨礱砥礪 mó lóng dǐ lì
礱,磨。砥礪,磨刀石。磨礱砥礪喻指嚴加磨練。 -
盛極一時 shèng jí yī shí
(1)在一段時間內(nèi)極興盛、流行 -
光彩奪目 guāng cǎi duó mù
(1)色澤的艷麗令人目眩 -
昏暴 hūn bào
昏亂暴虐。亦指昏亂暴虐之君。愚昧兇惡。 -
髹漆 xiū qī
亦作“髤漆”。1.謂以漆涂物。 2.指油漆 -
下溝 xià gōu
(1)珊瑚蟲咽下方口道溝的溝 -
暗沙 àn shā
海中成片的珊瑚礁向上生長,距離水面較近的叫暗沙。我國南海有金盾暗沙﹑曾母暗沙等。 -
鸞翱鳳翥 luán áo fèng zhù
比喻字體飄逸,筆勢飛動。 -
金面 jīn miàn
1.金色的臉。2.對他人面容的敬稱。3.面子的敬稱。4.指飾金的轡頭。 -
珊瑚 shān hú
(1)許多珊瑚蟲的骨骼聚集物,樹狀,供玩賞 -
遺珠 yí zhū
1.謂遺失珍珠。語出《莊子·天地》:“黃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崑崙之丘,而南望還歸,遺其玄珠。”元袁桷《康樂圖》詩:“悲懽蟻旋水東注,遺珠罔象迷其津?!?2.指遺失的珍珠。唐張籍《罔象得玄珠》詩:“赤水今何處,遺珠已渺然。”元丁鶴年《題畫葡萄》詩:“碧云涼冷驪龍睡,拾得遺珠月下歸?!泵骼顤|陽《再贈三首用前韻》之二:“荊山有抱玉,滄海有遺珠?!?3.喻指棄置未用的美好事物或賢德之才。宋俞文豹《吹劍錄》:“古今詩人,間見層出,極有佳句,無人收拾,盡成遺珠。”清裘日脩《南闈揭曉日示多士》詩:“只愁結就珊瑚網(wǎng),別有遺珠可奈何?”魯迅《集外集拾遺·<新俄畫選>小引》:“這區(qū)區(qū)十二頁,又真是實不符名,毫不能盡紹介的重任,所取的又多是版畫,大幅杰構,反成遺珠,這是我們所十分抱憾的。” -
內(nèi)腔 nèi qiāng
(1)某些珊瑚蟲一對隔膜之間的空隙 -
頂戴 dǐng dài
(1)清代用以區(qū)別官員等級的帽飾。分別飾紅寶石、珊瑚、青金石、水晶等。也稱“頂帶” (2)感激 (3)敬禮 -
珊瑚礁 shān hú jiāo
(1)主要由珊瑚堆積成的礁石,分布甚廣 -
五光十色 wǔ guāng shí sè
(1)形容色澤絢麗,種類繁多 -
嫺淑 xián shū
(1)文靜善良 -
珊瑚蟲 shān hú chóng
(1)一種群居的腔腸動物,身體圓筒形,口周圍有八個或更多的觸手,產(chǎn)在熱帶海中,群體形狀像樹枝,其骨骼叫“珊瑚” -
貂衣 diāo yī
用貂皮制的衣服。 -
玉樹 yù shù
1.神話傳說中的仙樹。 2.用珍寶制作的樹。 3.槐樹的別稱。 4.美麗的樹。 5.白雪覆蓋的樹。 6.美佳子弟。 7.南朝陳后主所作歌曲《玉樹后庭花》的省稱。 -
陵虐 líng nüè
欺壓凌辱。 -
光彩耀目 guāng cǎi yào mù
光采鮮明,視之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