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至 dōng zhì
(1)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在12月21,22或23日,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間最長 -
八風(fēng) bā fēng
八方之風(fēng)。八種季候風(fēng)。佛教語。謂世間能煽動人心之八事:得可意事名“利”,失可意事名“衰”,背后排撥為“毀”,背后贊美為“譽(yù)”,當(dāng)前贊美為“稱”,當(dāng)前排撥為“譏”,逼迫身心名“苦”,悅適心意名“樂”。見《釋氏要覽下?躁靜》。指八音。 -
三陽 sān yáng
1.易卦中,初九、九二、九三的合稱。 2.正月,萬象更新之時。參見「三陽開泰」條。 3.指春天。也指農(nóng)歷正月?!端囄念惥邸肪戆艘铣慰赘蕖稌洝罚骸梆N姚縣南百里,有太平山……三陽之辰,華卉代發(fā)?!彼瓮醢彩吨x林肇長官啟》:“三陽肇歲,萬物同春?!薄段饔斡洝返谒乃幕兀骸叭栟D(zhuǎn)運,萬物生輝。”參見“三陽開泰”。 4.中醫(yī)指太陽、少陽、陽明的合稱。包括了手三陽與足三陽,共有六條經(jīng)脈。可辨證在體表淺層或六腑有病否。 5.晉張載字孟陽,張協(xié)字景陽,張亢字季陽,合稱“三陽”。唐張說《洛州張司馬集序》:“魏則十龍儒雅,晉則三陽藻綴。”宋梅堯臣《送少卿知宣州》詩:“族本三陽重,詩從小謝清?!?6.唐代宮殿名?!缎绿茣t天順圣武皇后》:“﹝久視元年﹞復(fù)於神都,作三陽宮?!碧浦凶凇妒取吩姡骸叭柋臼菢?biāo)靈紀(jì),二室由來獨擅名。” -
八節(jié) bā jié
(1)指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八個主要節(jié)氣: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
瞻蒲勸穡 zhān pú quàn sè
看見菖蒲初生,便督促農(nóng)民及時耕種。 -
賀冬 hè dōng
1.慶賀冬至節(jié)。 -
肥冬瘦年 féi dōng shòu nián
南宋吳地風(fēng)俗多重冬至而略歲節(jié),冬至?xí)r家家互送節(jié)物,有“肥冬瘦年”之諺。 -
交九 jiāo jiǔ
(1)進(jìn)入數(shù)九節(jié)令 -
朝慶 cháo qìng
朝廷慶典。 朝賀。 -
腳下 jiǎo xià
腳底下。物體近地面的部分。指鞋子。現(xiàn)在;馬上。 -
冬節(jié) dōng jié
(1)指冬至日 -
百五 bǎi wǔ
寒食日。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故名。 -
夏至 xià zhì
(1)對北半球的居民來說,指太陽到達(dá)夏至點的時刻;對南半球的居民來說,指太陽到達(dá)冬至點的時刻 (2)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在6月21或22日,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長,夜間最短 -
冬至點 dōng zhì diǎn
黃道上最南的一點,冬至這天太陽經(jīng)過這個位置。 -
冬住 dōng zhù
1.亦稱"冬除"。2.冬至節(jié)的前一天。 -
步歲 bù suì
推算一年的時間。 -
風(fēng)體 fēng tǐ
1.風(fēng)格。2.風(fēng)的本體﹑實質(zhì)。 -
冬日 dōng rì
冬季。冬天的太陽。指冬至日。 -
冬年節(jié) dōng nián jié
指冬至。 -
薪炭 xīn tàn
木炭。 -
騁辯 chěng biàn
1.亦作"騁辨"。2.縱橫辯論。 -
二至 èr zhì
指冬至和夏至。 -
南至 nán zhì
即冬至。 -
日至 rì zhì
1.指夏至或冬至。古人認(rèn)為,天行赤道(天球赤道),日行赤道南北,于夏至運行到極北之處,于冬至運行到極南之處,故稱日至。夏至日照最長,稱長至;冬至日照最短,稱短至。2.天天來到。 -
日差 rì chā
日影逐日長短之差。古代立表測日影以驗氣,影最短為夏至,最長為冬至,逐日遞差,歷家常根據(jù)日差推求氣至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