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毛疔 yáng máo dīng
(1)一種急性致死疾病。癥狀類似傷寒?;颊哳^痛、發(fā)冷發(fā)熱、胸背起紅點,紅點內有羊毛狀物 -
羊皮紙 yáng pí zhǐ
(1)綿羊、山羊或其他動物的皮,尤指制作用于書寫的皮 -
羊斟 yáng zhēn
春秋時宋人。鄭伐宋,宋華元﹑樂呂御之。羊斟為華元御,華元殺羊以饗士而不及斟。將戰(zhàn),斟曰:'疇昔之羊,子為政,今日之御,我為政。'馳入鄭師,宋遂敗。見《左傳.宣公二年》及《史記.宋世家》﹑《鄭世家》。 -
羊體嵇心 yáng tǐ jī xīn
《南史.柳惲傳》載:南朝宋時有嵇元榮﹑羊蓋并善琴,云傳戴安道法。柳惲從之學琴,窮盡其妙。南朝齊竟陵王子良贊曰:'卿巧越嵇心,妙臻羊體。'后謂精于琴藝,深得名琴師心體之巧妙為'羊體嵇心'。 -
羊歧 yáng qí
1.羊入歧途。比喻事理不易掌握而容易失誤。 -
羊圈 yáng juàn
(1)羊棚,羊欄 -
羊矢 yáng shǐ
股內側近陰處。 -
羊羧 yáng suō
古時冉駹族的羊毛織品。 -
羊脂 yáng zhī
羊油。 -
羊棗昌歜 yáng zǎo chāng chù
曾晳嗜羊棗,楚文王嗜昌歜,后以'羊棗昌歜'喻人之癖好。 -
羊落虎口 yáng luò hǔ kǒu
喻處于險境,有死無生。 -
羊脂玉 yáng zhī yù
白玉的一種,半透明,以色如羊脂,故名。 -
羊踏菜園 yáng tà cài yuán
從前有個常吃青菜的人,一次吃了羊肉后,夢見五臟神說羊踏破了菜園。后譏笑人貪吃美食卻損傷了腸胃。 -
羊矢棗 yáng shǐ zǎo
果名。 -
羊城 yáng chéng
1.廣州的別名。2.契丹設置的進行貿易的處所。 -
羊羹 yáng gēng
(1)一種精致的點心,用瓊脂、赤小豆和砂糖制成 -
羊子 yáng zǐ
1.初生的羊。2.米麥中的小黑甲蟲。 -
羊峴 yáng xiàn
1.見"羊碑"。 -
羊皮筏 yáng pí fá
1.用羊皮氣囊聯(lián)接而成的簡單渡河工具,狀如竹筏,故名。 -
羊腸小道 yáng cháng xiǎo dào
(1)曲折、狹窄而危險的路徑 -
羊角燈 yáng jiǎo dēng
1.用透明角材料做罩的燈。 -
羊續(xù)懸魚 yáng xù xuán yú
《后漢書.羊續(xù)傳》:"續(xù)為南陽太守……時權豪之家多尚奢麗,續(xù)深疾之,常敝衣薄食,車馬羸敗。府丞嘗獻其生魚,續(xù)受而懸于庭;丞后又進之,續(xù)乃出所懸者,以杜其意。"后因用"羊續(xù)懸魚"作為居官清廉﹑拒絕受賄的典故。 -
羊群效應 yáng qún xiào yìng
也叫“從眾效應”:是個人的觀念或行為由于真實的或想象的群體的影響或壓力,而向與多數人相一致的方向變化的現象。表現為對特定的或臨時的情境中的優(yōu)勢觀念和行為方式的采納(隨潮)表現為對長期性的占優(yōu)勢地位的觀念和行為方式的接受(順應風俗習慣)。人們會追隨大眾所同意的,將自己的意見默認否定,且不會主觀上思考事件的意義。 -
羊傅 yáng fù
1.即羊祜。晉武帝時,羊祜鎮(zhèn)襄陽,有德政。死后追贈太傅。世稱羊傅。 -
羊癎風 yáng xián fēng
癲癎的俗稱。亦稱"羊癲風"﹑"羊角風"。病發(fā)時,突然昏倒,四肢抽搐,口吐白沫,聲似羊鳴,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