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豬玀 zhū luó
(1)〈方〉豬 (2)詈詞 -
豬胞 zhū bāo
即豬脬。胞,通"脬"。 -
豬膏 zhū gāo
1.豬油。2.草名。 -
豬婆龍 zhū pó lóng
鼉的俗稱。也叫揚(yáng)子鱷。 -
豬牯 zhū gǔ
指野公豬。性兇猛,是農(nóng)業(yè)害獸。 -
豬突豨勇 zhū tū xī yǒng
漢王莽組織的軍隊(duì)名。喻其銳利勇猛,如豬奔逐。 -
豬仔國(guó)會(huì) zhū zǎi guó huì
指被政治野心家收買﹑利用的議員組成的御用國(guó)會(huì)。 -
豬龍 zhū lóng
1.龍首的豬。指安祿山。 2.一本作“豬龍”。后即用以代指安祿山。 -
豬肝 zhū gān
1.豬的肝臟?!逗鬂h書.周黃徐姜等傳序》:"﹝閔仲叔﹞客居安邑。老病家貧,不能得肉,日買豬肝一片,屠者或不肯與,安邑令聞,勑吏常給焉。仲叔怪而問(wèn)之,知,乃嘆曰:'閔仲叔豈以口腹累安邑邪?'遂去,客沛。以壽終。"后即用以表示牽累主人的典實(shí)。2.借指暗紅色。 -
豬脬 zhū pāo
豬的膀胱。質(zhì)韌,可裝物。 -
豬獾 zhū huān
哺乳動(dòng)物,背部淡黑色或灰色,四肢棕黑色,頭部有一條白色縱紋,頸、喉、耳朵和尾部白色。也叫沙獾。 -
豬彘 zhū zhì
指豬。 -
豬八戒 zhū bā jiè
古典小說(shuō)《西游記》中的人物。法名豬悟能。本是天篷元帥,因罪被謫,誤投豬胎而生,后隨唐僧往西天取經(jīng)。身粗力大,很能干活。但好吃懶做,貪圖女色,喜進(jìn)讒言,好用小手段沾便宜。 -
豬鼻 zhū bí
古代車名。 -
豬壄 zhū yě
1.亦作"豬壄"。2.古澤名。 -
豬胰 zhū yí
豬胰臟制的熟食。指豬胰臟煮的汁水。 -
豬貛 zhū huān
哺乳動(dòng)物。頭長(zhǎng),耳短。背部毛淡黑色或灰色,頭部有三條寬白紋,耳緣和尾端也是白色。胸腹和四肢黑色。多夜間活動(dòng)。有冬眠現(xiàn)象。毛皮可做褥子,毛可制刷子或畫筆,肉可食。又稱貒。 -
豬神 zhū shén
茅犀。 -
豬水 zhū shuǐ
猶潴水。蓄聚水流。 -
豬王 zhū wáng
對(duì)身體肥胖的權(quán)勢(shì)者的蔑稱。 -
豬婆 zhū pó
母豬。 -
豬莧 zhū xiàn
野莧菜。 -
豬紅 zhū hóng
指臘肉。 -
豬嘴里吐不出象牙 zhū zuǐ lǐ tǔ bù chū xiàng yá
比喻壞人說(shuō)不出好話。 -
豬卑狗險(xiǎn) zhū bēi gǒu xiǎn
比喻陰險(xiǎn)卑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