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心情的詞語心情笑喜高興陶醉滿足快樂愉快得意自豪哭怒淚激動害羞生氣害怕憤怒緊張憂慮著急恐懼焦慮煩躁憂愁煩惱郁悶妒忌悲傷悲哀悲慘傷心失落消沉畏懼放棄心煩挫折挫敗灰心感激欣喜哀傷黯然關(guān)心怨恨悲喜悔恨成功失敗不滿死心想念思念不關(guān)心歡呼失望憂郁沮喪憂傷絕望懷念驚慌
-
煩惱 fán nǎo
(1)煩悶苦惱 (2)煩擾 -
平添 píng tiān
(1)平白或自然而然地增添 -
耗蕩 hào dàng
1.揮霍。2.損耗。 -
懊惱 ào nǎo
(1)煩惱 (2)懊悔 -
憋氣 biē qì
(1)呼吸道受阻或氣壓低等原因造成的憋悶感 (2)憋在心里未發(fā)出的惱怒之氣 -
僝僽 chán zhòu
(1)憔悴 (2)煩惱;憂愁 (3)折磨 (4)埋怨;責(zé)怪 (5)排遣 -
四諦 sì dì
(1)佛教基本教義,特指人世間的一切都是苦的,生的欲望是苦的因緣,只有消除業(yè)因的煩惱(欲望)才能得到解脫,而解脫的道路是通過八正道消滅私念 -
毷氉 mào sào
(1)煩惱;愁悶 -
纏繞 chán rào
(1)用帶狀或條狀物盤繞其他物體 (2)糾纏 -
眊矂 mào sào
因失意而煩惱。 粗心。 -
斷漏 duàn lòu
1.消除一切煩惱。佛教稱煩惱為漏。 -
道惱 dào nǎo
1.向遭遇不幸或不快事情的人進(jìn)行問候安慰。 -
窩氣 wō qì
(1)得不到發(fā)泄的委屈和煩惱 -
愁煩 chóu fán
1.憂慮煩惱。 -
苦惱 kǔ nǎo
(1)痛苦煩惱 (2)〈方〉可憐 -
煩慮 fán lǜ
1.煩惱憂慮。 -
心困 xīn kùn
煩惱。 -
煩惱絲 fán nǎo sī
佛教語。佛門以剃除須發(fā)為受戒出家,現(xiàn)清凈僧尼相的標(biāo)志之一,故佛家稱頭發(fā)為'煩惱絲'。 -
根門 gēn mén
佛教語。佛家謂眼﹑耳﹑鼻﹑舌﹑身﹑意為六根,六根漏出種種煩惱,進(jìn)入種種妄塵的門戶,故稱為'根門'。 -
等齊 děng qí
1.平等;齊等。2.約齊﹐整齊。 -
煩憺 fán dàn
煩惱焦慮。 -
九漏 jiǔ lòu
佛家語。指由身、口、意所造惡業(yè)而產(chǎn)生的種種煩惱。九,九穴(眼、耳、鼻、口及兩便);漏,煩惱的異稱。笛子的別名。 -
慘笑 cǎn xiào
(1)為掩蓋內(nèi)心的苦楚和煩惱而勉強裝出的笑容 -
懊悴 ào cuì
1.煩惱憂傷。 -
法水 fǎ shuǐ
1.佛教語。指佛法。謂佛法能消除心中煩惱,猶如水能洗滌污垢,故稱。2.道士﹑巫師自詡能除病驅(qū)邪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