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之以恒的意思
持之以恒
(1) 持續(xù)不間斷,老是那么一股勁地進(jìn)行
⒈ 見“持之以恒”。亦作“持之以恆”。謂有恒心,長期堅持下去。
引清曾國藩《家訓(xùn)喻紀(jì)澤》:“爾之短處,在言語欠鈍訥,舉止欠端重,看書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崢嶸。若能從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工,進(jìn)之以猛,持之以恆,不過一二年,自爾精進(jìn)而不覺?!?br />京劇《串龍珠》:“男勤耕女勤織各務(wù)其正,休荒嬉莫墮落持之以恒。”
有恒心的堅持到底。
【解釋】持:保持;堅持;之:代詞;指所要堅持的東西;恒:長久;指恒心。有恒心地堅持下去。也作“持之以久”。
【出處】宋 樓鑰《攻愧集 雷兩應(yīng)詔封事》:“凡應(yīng)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誠,持之以久?!?/p>
【示例】學(xué)習(xí)要鍥而不舍,持之以恒,就能取得好成績。
【近義詞】鍥而不舍、孜孜不倦、有始有終、全始全終、始終如一、日雕月琢、堅持不懈
【反義詞】一暴十寒、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斷斷續(xù)續(xù)、一曝十寒
【語法】持之以恒偏正式;作謂語、狀語;表示長久不變。
持之以恒的字義分解
(1)(動)拿著;握著:~槍。
(2)(動)支持;保持:堅~|~久|~之以恒。
(3)(動)主管;料理:~家|主~。
(4)(動)對抗:相~不下。
1. 助詞,表示領(lǐng)有、連屬關(guān)系:赤子之心。
2. 助詞,表示修飾關(guān)系:緩兵之計。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謂結(jié)構(gòu)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4. 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閑視之。
5. 代詞,這,那:“之二蟲,又何知”。
6. 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1)(介)用;拿;按:~少勝多|喻之~理。
(2)(介)依:~次就座。
(3)(介)因:何~知之?
(4)(介)表示目的:~待時機(jī)。
(5)(介)〈書〉于;在(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6)〈書〉(連)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廣~深。
(7)用在單純的方位詞前;組成合成的方位詞或方位結(jié)構(gòu);表示時間、方位、數(shù)量的界限:黃河~北|九年~前。
(1)(形)永久:~心。
(2)(名)恒心:有~|持之以~。
(3)(形)平常;經(jīng)常:~態(tài)|~言|人之~情。
(4)(Hénɡ)姓。
最近文章
http://www.ahhzjsj.com/ciyu_view_9b103043ac9b1030/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