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
打?qū)ψ拥淖⒁簦?/span>ㄉㄚˇ ㄉㄨㄟˋ ㄗˇ
打?qū)ψ拥囊馑?/p>
⒈ 戲曲武打或武術(shù)表演中的二人徒手或使用兵器對打。每一套都有一定的章法。亦以指武術(shù)表演。
引《官場現(xiàn)形記》第六回:“到了校場上,敲著鼓,打著鑼,鼕鼕鼕,鏜鏜鏜,耍一套,換一套,真正比耍猴還要好看。他們編的名字叫‘打?qū)ψ印??!?/span>
打?qū)ψ拥淖至x分解
1. 擊,敲,攻擊:打擊。毆打。打殺。
2. 放出,發(fā)出,注入,扎入:打炮。打雷。打信號。打電報(bào)。
3. 做,造:打首飾。打家具。
4. 撥動(dòng):打算盤。
5. 揭,破,鑿開:打破。打井。
6. 舉,提起:打燈籠。打起精神。
7. 涂抹,印,畫:打蠟。打戳子。
8. 寫出,開出:打證明。
9. 捆,扎:打包裹。
10. 合,結(jié)合:打伙。打成一片。
11. 獲取,購取:打水。打魚。
12. 除去:打消。打杈。
13. 定出,計(jì)算:打算。打腹稿。
14. 用,采用,使用:打比喻。
15. 玩,玩耍:打球。
16. 截,停,減,退:打住。打價(jià)兒。
17. 表示人體發(fā)出某種行為動(dòng)作:打手勢。
18. 進(jìn)行某種活動(dòng),從事或擔(dān)任某種工作:打交道。打短工。
19. 與某些動(dòng)詞結(jié)合,基本上保留原動(dòng)詞詞義:打掃。打擾。
20. 自,從:打哪兒來?
(1)(名)對子:喜~。
(2)(動(dòng))回答:~答如流。
(3)(動(dòng))向著、朝著:槍口~著敵人。
(4)(動(dòng))對待:~事不~人。
(5)(動(dòng))使兩個(gè)東西配合或接觸:~個(gè)火兒。
(6)(動(dòng))照著樣檢查:?!?/span>
(7)(動(dòng))調(diào)整使合于一定標(biāo)準(zhǔn):~時(shí)間。
(8)(動(dòng))攙和(多指液體):湯里~點(diǎn)水。
(9)(動(dòng))平均分成兩份:~半兒。
(10)(形)對面的;敵對的:~手。
(11)(形)正確、正常、適合:這話很~。
(12)(量)雙:一~杯子。
(13)(介)朝、向;用法跟“對于”差不多:~困難不能屈服。
1. 古代指兒女,現(xiàn)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
2. 植物的果實(shí)、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shí)。
3. 動(dòng)物的卵:魚子。蠶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
)。棋子兒。6. 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
7. 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xué)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
10. 用于計(jì)時(shí):子時(shí)(夜十一點(diǎn)至一點(diǎn))。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詞、動(dòng)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
13. 個(gè)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
14. 姓。
http://www.ahhzjsj.com/ciyu_view_9b5d6c43ac9b5d6c/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