匕鬯不驚的意思
⒈ 不,后亦寫作“無”。
引語本《易·震》:“震驚百里,不喪匕鬯?!?br />唐楊炯《益州溫江縣令任君神道碑》:“出身事主,元良永固於萬邦;束髮登朝,匕鬯不驚於百里?!?br />文公直《辛亥革命運動中之新軍》:“雖軍事倥傯之際,而城中安堵如常,匕鬯不驚?!?br />黃遠庸《彈劾案與新內(nèi)閣》:“吾曹固甚望此震爍中外,匕鬯無驚之新閣出現(xiàn)者也。”
匕,勺子。鬯,香草釀的酒。匕鬯不驚指祭祀儀式雖繁雜卻匕鬯不失。語本《易經(jīng).震卦》:「震驚百里,不喪匕鬯?!购蟊扔鬈婈犥娂o嚴明,能不擾民。
【解釋】匕:羹匙;鬯:古時用郁金草釀黑黍而制成的祭祀用的香酒。匕鬯:借指祭祀。原指宗廟祭祀不受驚擾。
【出處】唐 楊炯《益州溫江縣令任君神道碑》:“出身事主,元良永固于萬邦;束發(fā)登朝,匕鬯不驚于百里。”
【示例】贛、寧之亂,坐鎮(zhèn)上游,匕鬯不驚,指揮若定。(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三十六回)
【近義詞】紀律嚴明、秋毫無犯、雞犬不寧
【反義詞】兵匪不分
【語法】匕鬯不驚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形容鎮(zhèn)定自若,紀律嚴明,秋毫無犯。
匕鬯不驚的字義分解
(名)古人取食的器具;后代的羹匙由它演變而來:~首|~尖|~鞘。
1.古代祭祀用的酒。
2.古又同“暢”:~談。
1. 副詞。
2. 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構(gòu)成形容詞: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謙)。不刊(無須修改,不可磨滅)。不學(xué)無術(shù)。不速之客。
3. 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問:他現(xiàn)在身體好不?
1.害怕;精神受到刺激,感到不安:~慌。吃~。
2.驚動:打草~蛇。
3.騾、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來:馬~了。
最近文章
http://www.ahhzjsj.com/ciyu_view_9ba99243ac9ba992/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