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事外的意思
置身事外
(1) 不參與所發(fā)生的事情,似乎所有事物與自身毫不相干
⒈ 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形容對事情漠不關(guān)心或推卸責(zé)任。
引清王夫之《讀通鑒論·晉康帝》:“雖然,胡不若徐庶之置身事外而不與共功名也?”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九七回:“此刻兄弟已經(jīng)死了,又沒留下一男半女,弟婦將來的事,我做大伯子的,自然不能置身事外?!?br />魯迅《準(zhǔn)風(fēng)月談·中國文壇的悲觀》:“悲觀的由來,是在置身事外不辨是非,而偏要關(guān)心于文壇?!?/span>
對事情不理會,不聞不問。
【解釋】置:安放。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形容對事情漠不關(guān)心。
【出處】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2回:“你我且置身事外,袖手旁觀?!?/p>
【示例】悲觀的由來,是在置身事外不辯是非,而偏要關(guān)心于文壇,或者竟是自己坐在沒落的營盤里。(魯迅《準(zhǔn)風(fēng)月談 “中國文壇的悲觀”》)
【近義詞】袖手旁觀、事不關(guān)己、漠不關(guān)心、置之不理、冷眼旁觀、隔岸觀火、縮手旁觀
【反義詞】責(zé)無旁貸、置身其中、事必躬親、義不容辭
【語法】置身事外補充式;作謂語、定語、分句;含貶義。
置身事外的字義分解
(1)(動)擱;放:~備|~身|置放。
(2)(動)設(shè)立;布置:~辦|設(shè)~。
(3)(動)購置:添~。
(1)(名)身體:~上。
(2)(名)指生命:奮不顧~。
(3)(名)自己;本身:以~作則。
(4)(名)人的品格和修養(yǎng):修~。
(5)(名)物體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車~|船~。
(6)(名)(~兒)(量)用于衣服:做兩~兒制服。
1. ?自然界和社會中的現(xiàn)象和活動:事情。事件。事業(yè)。
2. ?變故:事故(出于某種原因而發(fā)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傷等)。事端。
3. ?職業(yè):謀事(指找職業(yè))。
4. ?關(guān)系和責(zé)任:你走吧,沒你的事了。
5. ?辦法:光著急也不是事兒,還得另找出路。
6. ?做,治:不事生產(chǎn)。無所事事。
7. ?服侍:事父母。
(1)(名)外邊;外邊的
(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
(3)(名)外國:~幣|~鈔。
(4)(名)稱母親;姐妹或女兒方面的親戚:~婆|~甥女。
(5)(形)關(guān)系疏遠(yuǎn)的:~族|~人。
(6)另外。
(7)以外:郊~|局~。
(8)非正式的;非正規(guī)的。
(9)戲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
最近文章
http://www.ahhzjsj.com/ciyu_view_9ef9fd43ac9ef9fd/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