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在2023年的大部分時間里都是以通縮貨幣的形式度過的,今年伊始,以太坊的供應量出現(xiàn)了通脹增長。
根據(jù)Ultra Sound Money的數(shù)據(jù),自12月30日創(chuàng)下合并后的歷史新低以來,以太幣的供應量增長了3051枚(720萬美元),因為新年假期鏈上活動枯竭。
除9月和10月外,以太幣的供應在整個2023年一直呈穩(wěn)步下降趨勢,在此期間,其供應量增加了54000多個以太幣。然而,隨著Telegram交易機器人的日益流行,在一系列迷因幣交易中,區(qū)塊空間的競爭迅速恢復,在11月初至12月30日期間,共有8.68.255億枚(2.065億美元)的硬幣停止供應。
自2022年9月以太坊在上海的升級(也稱為合并)啟動以來,已有超過337333個以太坊停止供應。升級將Proof of of Work礦工從網(wǎng)絡中啟動,將新以太幣的發(fā)行率降低了約90%,并為以太坊的燒錄機制以賭注獎勵的形式抵消新鑄造的以太幣鋪平了道路。
相比之下,根據(jù)工作證明共識,價值494萬ETH(117億美元)的以太幣將進入供應。
合并后天然氣費用下降
盡管到目前為止,以太坊在很大程度上兌現(xiàn)了其通縮承諾,但用戶向以太坊第二層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遷移不斷增加,導致主網(wǎng)費用量與合并激活前相比大幅下降。NFT的長期下跌趨勢以及升級降低了與不可替代代幣互動的氣體強度,也加劇了這一趨勢。
根據(jù)Starbloom Ventures的投資者、《Week in Ethereum》一書的作者Evan Van Ness 1月2日的博客文章,在合并之前,交易費用高出2.5倍。
Van Ness估計,自合并以來,平均每天有2700個以太坊被燒毀,而從2021年8月引入以太坊的燒毀機制到上海升級啟動,平均每天只有6500個。
Van Ness說:“隨著天然氣費用恢復到合并前的水平,平均每日燃燒量將增加約8-10倍?!?。然而,該分析師指出,第二層匯總的日益普及“可能會使天然氣費用不會變得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