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成語視頻百科
常用成語
鶏皮疙瘩
ㄐ一 ㄆ一ˊ ㄍㄜ ㄉㄚ
JPGD
偏正式成語
近代成語
中性成語
受到驚嚇或寒冷在人的皮膚上出現(xiàn)的類似雞皮上的小疙瘩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0回:“你這個令收起來罷,把我麻煩的一身雞皮疙瘩了!”
雞[hao86.com好工具]皮疙瘩作賓語、定語;形容害怕。
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海風吹來,涼意侵人,裸露的肌膚起了雞皮疙瘩。”
gooseflesh
<德>Gǎnsehaut
(名)家禽;品種很多;嘴短;頭部有鮮紅肉質(zhì)的冠。翅短;不能高飛:~蛋|~肉|公~|花~。
(1)(名)人或生物體表面的一層組織:牛~|麥~。
(2)(名)(~子)皮革或毛皮:~包|~箱|~襖。
(3)(名)(~兒)包在或圍在外面的一層東西:包袱~兒。
(4)(名)表面:地~|水~兒。
(5)(名)(~兒)某些薄片狀的東西:粉~兒|豆腐~兒。
(6)(形)有韌性的:~糖。
(7)(形)酥脆的東西受潮后變韌:花生~了;吃起來不香。
(8)(形)頑皮;調(diào)皮。
(9)(形)由于申斥或責罰次數(shù)過多而感覺“無所謂”。(名)指橡膠:橡~|筋~。(Pí)姓。
1. 〔疙瘩〕a.皮膚上突起或肌肉上結(jié)成的病塊,如“頭上起了個疙疙”;b.小球形或塊狀的東西,如“芥菜疙疙”;c.不易解決的問題,如“思想疙疙”;d.不通暢或不爽利,如“這篇作文中的語句很疙疙”;e.量詞,如“一疙疙糕”;f.麻煩,別扭。均亦作“疙疸”(“瘩”、“疸”均讀輕聲)。
1. 〔疙瘩〕見“疙”。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