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shí)間:2025-04-29 18:37:36
黍離之悲(shǔ lí zhī bēi)
- 【常用程度】:
生僻成語
- 【字?jǐn)?shù)】:
四字成語
- 【繁體】:
黍離之悲
- 【注音】:
ㄕㄨˇ ㄌ一ˊ ㄓ ㄅㄟ
- 【簡拼】:
SLZB
- 【結(jié)構(gòu)】:
偏正式成語
- 【年代】:
古代成語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黍離之悲成語意思
黍離之悲解釋:
黍:谷子。對(duì)故國的懷念。指國破家亡的悲傷
黍離之悲出處:
[hao86.com好工具]宋·姜夔《揚(yáng)州慢·序》:“千巖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p>
黍離之悲語法:
黍離之悲作賓語;用于感傷等。
黍離之悲近義詞:
禾黍之悲、禾黍之傷
- 1.玉虛一愣,隨即深吸一口氣,將方才的黍離之悲漸漸斂去,道“少俠果然快人快語。
- 2.令人撫掌嘆賞的是,細(xì)玩文意,文章還緊扣了《綠色生活》的命題,言內(nèi)言外,多少撲閃出家國之念、黍離之悲、綠色之想和歸隱之思,殊為難得。
- 3.大散關(guān)已在眼前,逶迤磅礴,秋風(fēng)依然,消失了的是鼓角爭鳴,傾頹了的是黍離之悲。
- 4.只是萬萬沒想到當(dāng)初那嬌柔女子今日也是個(gè)人物了,早知道當(dāng)初便該將你一齊送入輪回之路,早日超度,也可免受黍離之悲,叛情之痛。
- 5.張炎、王沂孫等人抒發(fā)的是宋社既屋的亡國之痛、遺民故老的黍離之悲,這種情感很難落實(shí)到具體的事件之上。
- 6.他們的字里行間和淺吟低唱,多含故園之思,黍離之悲。
黍離之悲字義分解
-
(1)(名)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實(shí)叫黍子;碾成米叫黃米;性粘;可釀酒。
(2)(名)蜀黍;高梁。
(3)(名)玉蜀黍;一年生草本植物;也叫“玉米”、“棒子”或“包谷”;葉長而大;子實(shí)可做食糧。
-
(1)(動(dòng))分離:~別|悲歡~合。
(2)(動(dòng))表示時(shí)間、空間或者事物之間的距離:這里~車站很近|~國慶節(jié)只有十天了。
(3)(動(dòng))缺少:發(fā)展工業(yè)~不了鋼鐵。
(4)(動(dòng))(Lí)姓。
(5)(名)八卦之一,代表火。
-
- [ zhī ]
1. 助詞,表示領(lǐng)有、連屬關(guān)系:赤子之心。
2. 助詞,表示修飾關(guān)系:緩兵之計(jì)。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謂結(jié)構(gòu)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4. 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閑視之。
5. 代詞,這,那:“之二蟲,又何知”。
6. 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1)(形)悲傷:~哀|~鳴|~嘆|~喜。
(2)(形)憐憫: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