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shí)間:2025-04-29 18:23:36
食無求飽(shí wú qiú bǎo)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語
- 【字?jǐn)?shù)】:
四字成語
- 【繁體】:
食無裘飽
- 【注音】:
ㄕˊ ㄨˊ ㄑ一ㄡˊ ㄅㄠˇ
- 【簡拼】:
SWQB
- 【結(jié)構(gòu)】:
主謂式成語
- 【年代】:
古代成語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食無求飽成語意思
食無求飽解釋:
飽:吃足。飲食不要求飽,指飲食要有節(jié)制
食無求飽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學(xué)而》:“君子食【好工具h(yuǎn)ao86.com】無求飽,居無求安?!?/p>
食無求飽語法:
食無求飽作賓語、定語;指飲食要有節(jié)制。
食無求飽示例:
老舍《特大的新年》:“可是初二祭財(cái)神,您還能講君子食無求飽?”
食無求飽英語:
be half fed
食無求飽近義詞:
食不求飽、食不念飽
- 1.子曰,群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
- 2.道,知道,索道,求道,何解?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俗志無所絆。
- 3.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
- 4.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
- 5.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
- 6.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食無求飽故事
- 春秋時(shí)期,孔子在魯國政壇受排擠后,帶領(lǐng)弟子們周游列國,經(jīng)歷衛(wèi)、鄭、陳、晉等地碰壁后,在蔡國閑居,他們的生活十分拮據(jù),經(jīng)常是三月不知肉味,為此不得不用“君子食無求飽”來教育弟子跟他過苦行僧的生活
食無求飽字義分解
-
- [ shí ]
1. 吃:食肉。食欲。
2. 吃的東西:食品。糧食。零食。豐衣足食。
3. 俸祿:“君子謀道不謀食”。
4. 日月虧缺或完全不見的現(xiàn)象:日食。月食。
-
- [ wú ]
1.沒有,與“有”相對(duì);不:無辜。無償。無從(沒有門徑或找不到頭緒)。無度。無端(無緣無故)。無方(不得法,與“有方”相對(duì))。無非(只,不過)。無動(dòng)于衷。無所適從。
-
(1)(動(dòng))請(qǐng)求:~救|~教。
(2)(動(dòng))要求:精益~精。
(3)(動(dòng))追求;探求;尋求:~學(xué)問|實(shí)事~是|刻舟~劍|不~名利。
(4)(動(dòng))需求;需要:供~關(guān)系|供過于~。
(5)姓。
-
(1)(形)滿足了食量(跟‘餓’相對(duì))
(2)(形)飽滿:谷粒兒很~。
(3)(副)足足地;充分:~經(jīng)風(fēng)霜。
(4)(動(dòng))滿足:一~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