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成語
分道揚鑣
ㄈㄣ ㄉㄠˋ 一ㄤˊ ㄅ一ㄠ
FDYB
偏正式成語
鑣;不能讀作“l(fā)ù”。
分道揚鑣和“各奔前程”都有“由于志向目標不同而各走各的路的意思”。不同在于分道揚鑣偏重于“分手”;多用于人;“各奔前程”僅用于人。
古代成語
貶義成語
道:路;鑣:馬嚼子;借指為馬;揚鑣:驅(qū)馬向前。分走不同的路。比喻人們分別發(fā)展和施展各自的聰明才智。比喻因志趣、目標不同而各走各的路。
北齊 魏收《魏書 拓跋志傳》:“洛陽我之豐沛,自應分路揚鑣。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p>
分道揚鑣偏正式;作謂語、賓語;用于書面語。
我們彼此之間感情不和,【hao86.com好工具】早已分道揚鑣了。
each going one's own way
それぞれ別の道を行く。〈喻〉めいめい思い思いの道を進(すす)む
пойти рáзными путями
<德>hier trennen sich die Wege
1. 區(qū)劃開:分開。劃分。分野(劃分的范圍)。分界。分明。條分縷析。分解。
2. 由整體中取出或產(chǎn)生出一部分:分發(fā)。分憂。分心勞神。
3. 由機構內(nèi)獨立出的部分:分會。分行(háng )。
4. 散,離:分裂。分離。分別。分崩離析。分門別類。
5. 辨別:區(qū)分。分析。
6. 區(qū)劃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
7. 一半:人生百年,晝夜各分。春分。秋分。
1.道路:鐵~。大~。人行~。羊腸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徑:河~。下水~。黃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頭頭是~。以其人之~,還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義。
5.技藝;技術:醫(yī)~。茶~?;ā?。書~。
6.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尊師重~。傳~。衛(wèi)~士。
7.屬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俊!谩@稀?。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組織:一貫~。
9.線條;細長的痕跡:畫了兩條橫~兒,一條斜~兒。
10.姓。
11.我國歷史上行政區(qū)域的名稱。在唐代相當于現(xiàn)在的省,清代和民國初年在省的下面設道。
12.某些國家行政區(qū)域的名稱。
13.說:~白。能說會~。一語~破。
14.用語言表示(情意):~喜?!浮!x。
15.說(跟文言“曰”相當,多見于早期白話)。
16.以為;認為:我~是誰呢,原來是你。
(1)(動)高舉;往上升:飄~|~帆。
(2)(動)往上撒:~場。
(3)(形)傳播出去:贊~|~言。
(4)(形)指容貌好看:其貌不~。
(5)(名)指江蘇揚州。
(6)(名)姓。
(1)(名)馬嚼子的兩端露出嘴外的部分。
(2)(名)同“鏢”。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