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成語(yǔ)
ㄈㄨˇ ㄉ一ˇ ㄔㄡ ㄒ一ㄣ
FDCX
偏正式成語(yǔ)
抽;不能讀作“zhóu”。
釜;不能寫作“斧”;薪;不能寫作“新”。
古代成語(yǔ)
中性成語(yǔ)
釜:鍋。薪:柴。在鍋底下抽出柴火。比喻從根上解決問(wèn)題。也指暗中進(jìn)行破壞。
漢 董卓《上何進(jìn)書》:“臣聞?chuàng)P湯止沸,莫若去薪。”
釜底抽薪偏正式;作謂語(yǔ)、定語(yǔ)、狀語(yǔ);比喻做事非常徹底。
如今有個(gè)道理,是“釜底抽薪”之法,只消央人去把告狀的安撫住了,眾人遞個(gè)攔詞便歇了。(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好工具h(yuǎn)ao86.com】五回)
take out burning wood from under the pot
かまの下(した)から薪(まき)を取り去(さ)る?!磫伞蹈镜?こんぽんてき)に解決(かいけつ)する
<德>das Brennholz unter dem Kessel herausiehen,um das siedende Wasser zur Ruhe zu bringen<法>prendre des mesures radicales
火上澆油、沸湯沸止、揚(yáng)湯止沸
(名)古代的炊事用具;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鍋:破~沉舟|~底抽薪。
1. 最下面的部分:底層。底座。底下(a.下面;b.以后)。海底。底肥。
2. 末了:年底。月底。到底。
3. 根基,基礎(chǔ),留作根據(jù):刨根問(wèn)底。底蘊(yùn)。底稿。底版。
4. 圖案的基層:白底藍(lán)花的瓶子。
5. 何,什么:底事傷感。
6. 古同“抵”,達(dá)到。
(1)(動(dòng))拔出;把夾在中間的東西取出
(2)(動(dòng))從全部里取出一部分:~查(從中取一部分檢查)|~肥補(bǔ)瘦。
(3)(動(dòng))(某些植物體)長(zhǎng)出:~芽|谷子~穗。
(4)(動(dòng))吸:~煙|~水。
(5)(動(dòng))收縮:這種布一洗就~。
(6)(動(dòng))打(多指用條狀物):~陀螺|用鞭子~牲口。
(1)(名)柴火:抱~救火。
(2)(名)薪水:~俸|~金|~資。
按照成語(yǔ)字?jǐn)?shù)查詢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