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成語
顛倒黑白
ㄉ一ㄢ ㄉㄠˇ ㄏㄟ ㄅㄞˊ
DDHB
動賓式成語
倒;不能讀作“dào”。
顛倒黑白和“顛倒是非”、“混淆是非”、“混淆黑白”;都含“故意違反事實;混淆正確和謬誤;制造混亂”的意思。不同在于:“混淆是非”和“混淆黑白”用于強調“故意制造某種假象;造成混亂”的意思;顛倒黑白和“混淆黑白”用于強調“故意歪曲事實”的意思時;“顛倒是非”和“混淆是非”用于強調“把正確的和謬誤顛倒;認識上有錯誤”的意思。
近代成語
中性成語
把黑的說成白的;把白的說成黑的。比喻故意歪曲事實;混淆是非。
戰(zhàn)國 楚 屈原《楚辭 九章 懷沙》:“變白以為黑兮,倒上以為下?!?/p>
顛倒黑白動賓式;作謂語、定語;指【好工具hao86.com】故意的。
終日終夜,只是躺在煙鋪上,公事大小,一概不問,任著幕賓胥使,顛倒黑白。(清 彭養(yǎng)鷗《黑籍冤魂》第七回)
call white black and black white; invert justice
是非(ぜひ)を転倒する,黒を白と言いくるめる
выдавáть чёрное за бéлое
<德>aus schwarz weiβ und aus weiβ schwarz machen
(1)(名)頭頂。
(2)(名)高而直立的東西的頂:樹~。
(3)(動)顛簸:車~得厲害。
(4)(動)跌倒:~覆。
(5)(動)〈方〉跳起來跑:連跑帶~。
1. 豎立的東西躺下來:摔倒。墻倒了。倒塌。倒臺。打倒。臥倒。
2. 對調,轉移,更換,改換:倒手。倒換。倒車。倒賣。倒倉。倒戈。
(1)(形)像煤或墨的顏色;是物體完全吸收日光或與日光相似的光線時所呈現(xiàn)的顏色(跟“白”相對)。
(2)(形)黑暗:天~了|屋子里很~。
(3)(形)秘密;不公開(多指違法的):~市|~話。
(4)(形)壞;狠毒:~心。
(5)(形)象征反動:~幫。
(6)(形)(Hēi)姓。
(1)(形)像霜、雪的顏色:~布|潔~。
(2)(形)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
(3)(形)沒有加上什么東西;空白:~開水。
(4)(形)沒有效果;徒然:~費力氣。
(5)(形)無代價;無報償:~吃|~給。
(6)(名)象征反動:~軍|~區(qū)。
(7)(動)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輕視或不滿:~了他一眼。
(8)姓。
(9)(名)(字音或字形)錯誤:寫~字|把字念~了。
(10)(動)說明;陳述:表~。
(11)(名)戲曲或歌劇中用說話腔調說的語句:道~|對~。
(12)(名)地方話:蘇~。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