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成語
喫啞巴虧
ㄔ 一ㄚˇ ㄅㄚ ㄎㄨㄟ
CYBK
動賓式成語
近代成語
中性成語
自己遭受暗算或受損吃虧,不敢聲張或無法申訴,只好自認吃虧。
【hao86.com好工具】清 石玉昆《三俠五義》第十四回:“且說苗家父子丟了銀子,因是暗昧之事,也不敢聲張,竟吃了啞巴虧了。
吃啞巴虧作謂語、賓語;指只好自認吃虧。
老舍《駱駝祥子》:“天不怕,地不怕,絕對不低著頭吃啞巴虧?!?/p>
be cheated or suffer a loss but unable to talk about it for one reason or another
有苦難言
(1)(動)把食物等放到嘴里經過咀嚼咽下去(包括吃、喝):~飯|~奶|~藥。
(2)(動)在某一出售食物的地方吃:~食堂。
(3)(動)依靠某種事物來生活:靠山~山;靠水~水。
(4)(動)消滅(多用于軍事、棋戲):拿車~炮。
(5)(動)耗費:~力|~勁。
(6)(動)吸收(液體):道林紙不~墨。
(7)(動)受:~驚|~一拳。
(8)(動)(介)被(多見于早期白話):~他笑話。
1. 不能說話:聾啞。啞巴。啞子吃黃連(歇后語,喻有苦難言)。
2. 嗓子干澀發(fā)音困難或不清楚:沙啞。嘶啞。
3. 無聲的:啞劇。啞鈴(一種鐵制的運動器械)。
4. 因發(fā)生故障,炮彈、子彈打不響:啞炮。
5. 笑聲(舊讀yǎ ㄧㄚˇ):啞然失笑(不自禁地笑出聲來)。
(1)(動)盼望:~望|眼~~。
(2)(動)緊貼:~著墻。
(3)(動)粘?。?span>粥~鍋了。
(4)(名)粘在別的東西上的東西:鍋~。
(5)(動)〈方〉挨著:前不著村;后不~店。
(6)(動)〈方〉張開:?!?/span>
(7)(名)周朝國名;在今四川東部。
(8)(名)指四川東部。
(9)(名)姓。
(10)(量)氣壓的壓強單位;一巴等于每一平方厘米的面積上受到一百萬達因作用力的壓強。
(11)(量)壓強單位;一巴等于每平方厘米的面積上受到一達因作用力的壓強。
(1)(動)氣損;受損失;虧折:~本|盈~。
(2)(動)欠缺;短少:理~。
(3)(動)虧負:人不~地;地不~人。
(4)(副)多虧;幸虧:~他提醒我;我才想起來。
(5)(副)反說;表示譏諷:這種話;~你說得出來。
(6)(副)表示不容易做到的事終于做到:~他闖過這一關。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