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成語
ㄅㄨˋ ㄎㄜˇ ㄌ一ˇ ㄩˋ
BKLY
偏正式成語
喻;不能讀作“yú”。
理;不能寫作“里”。
古代成語
貶義成語
理:道理;事理;喻:開導;使明白。不能夠用道理來開導、說服他。形容態(tài)度蠻橫不講理。
明 沈德符《萬歷野獲編 褐蓋》:“要之,此輩不可理喻,亦不足深詰也?!?/p>
不可理喻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形容態(tài)度蠻橫不講道理。
他hao86.com們簡直不可理喻,一定要進去,終于被我們的人趕出來了。(巴金《家》八)
won't listen to reason
道理(どうり)をもって悟(さと)らせることができない,道理を説(と)いても受(う)け付(つ)けない
1. 副詞。
2. 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謙)。不刊(無須修改,不可磨滅)。不學無術。不速之客。
3. 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問:他現在身體好不?
1. 允許:許可。認可。寧可。
2. 能夠:可見??赡?。可以。不可思議。
3. 值得,認為:可憐??杀?捎H??捎^??少F??筛杩善?。
4. 適合:可身??煽凇?审w。
5. 盡,滿:可勁兒干。
6. 大約:年可二十?!疤吨恤~可百許頭”。
7. 表示轉折,與“可是”、“但”相同。
8. 表示強調:他可好了。
9. 用在反問句里加強反問語氣:都這么說,可誰見過呢?
10. 用在疑問句里加強疑問語氣:這件事他可同意?
11. 姓。
(1)治玉。
(2)(名)物質組織的條紋;紋理。
(3)(名)道理;事理。
(4)(名)自然科學;有時特指物理學。
(5)(名)管理;辦理。
(6)(動)整理;使整齊:~發(fā)|~一~書籍。
(7)(動)對別人的言語行動表示態(tài)度;表示意見(多用于否定):路上碰見了;誰也沒~誰|置之不~。
(8)(Lǐ)姓。
(1)(動)說明;告知:~之以理。
(2)(動)明白;了解:家~戶曉|不言而~。
(3)(動)比方:比~。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