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僻成語
鱗次櫛比
ㄌ一ㄣˊ ㄘˋ ㄓˋ ㄅ一ˇ
LCZB
聯(lián)合式成語
櫛;不能讀作“jié”。
鱗次櫛比和“星羅棋布”;都形容數(shù)量多、分布密。但鱗次櫛比強調“次”、“比”;排列有序;多用于房屋等整齊的東西;語氣較重;而“星羅棋布”強調“羅”、“布”;散布的范圍廣;形狀整齊的或不整齊的(如大小島嶼、庫、塘、壩等)都能用。
古代成語
中性成語
鱗次:像魚鱗那樣挨著。櫛比:像篦子齒那樣并排著。形容像魚鱗或梳篦的齒那樣緊密的排列著。多用以形容房屋或船只密集。
明 陳貞慧《秋園雜佩 蘭》:“自長橋以至大街,鱗次櫛比,春光皆馥也?!?/p>
鱗次櫛比聯(lián)合式;作(好工具hao86.com)謂語、定語;形容建筑物多而集中。
東關外羊毛衖左右,閩粵游民群聚于此,賭館煙舍,鱗次櫛比。(清 王韜《瀛壖雜志》)
a continuous row of houses
(蕣物などが)ずらりと並(なら)んでいるさま
выстроиться плотными правильными рядами
<德>eng hintereinander wie Fischschuppen --in dichten Reihen
(1)(名)魚類、爬行動物和少數(shù)哺乳動物身體表面具有保護作用的薄片狀組織。
(2)(形)像魚鱗的:~莖。
(1)(名)次序;順序:依~進行。
(2)(數(shù))第二:~日。
(3)(形)質量較差:~品。
(4)(量)回、趟:第一~。
(5)(名)中間:襄~。
(6)(名)出外遠行路上暫行居住的處所:舟~。
(7)(名)姓。
(8)(形)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兩個氧原子的:~氯酸。
(1)(名)梳子、篦子等的統(tǒng)稱。
(2)(動)梳(頭發(fā)):~發(fā)|~比。
(1)(動)比較;較量:~武|~干勁。
(2)(動)能夠相比:堅~金石。
(3)(動)比畫:連說帶~。
(4)(動)對著;向著:民兵用槍~著特務。
(5)(動)仿照:~著葫蘆畫瓢(比喻模仿著做事)。
(6)(動)比方;比喻:把帝國主義~作紙老虎。
(7)(動)比較同類數(shù)量的倍數(shù)關系;其中一數(shù)是另一數(shù)的幾倍或幾分之幾:這里小麥和水稻的產量約為一與四之~。
(8)(動)表示比賽雙方得分的對比:甲隊以二~一勝乙隊。
(9)(介)用來比較性狀和程度的差別:他~我強。
(10)(舊讀bì)〈書〉(動)緊靠;挨著:~肩|鱗次櫛~。
(11)(舊讀bì)〈書〉(動)依附;勾結:朋~為奸。
(12)(舊讀bì)〈書〉(副)近來:~來。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