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成語
冷謿熱諷
ㄌㄥˇ ㄔㄠˊ ㄖㄜˋ ㄈㄥˇ
LCRF
聯(lián)合式成語
嘲;不能讀作“zhāo”。
冷嘲熱諷和“冷言冷語”;都可以表示含有諷刺意味的話;但冷嘲熱諷含有辛辣的嘲笑的意思;諷刺的刻薄度更強(qiáng);是中性成語;“冷言冷語”是貶義成語。
近代成語
貶義成語
冷嘲:冷Hao86.com言冷語;尖刁刻薄的風(fēng)涼話;熱諷:辛辣難忍的諷刺語。用尖銳、辛辣的語言進(jìn)行譏笑和諷刺。
清 袁枚《隨園三十二種 牘外余言》:“人人知之,皆有不平之意。故晉大夫七嘴八舌,冷譏熱諷。”
冷嘲熱諷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見了老徐,說了幾句冷嘲熱諷的話兒。(蔡?hào)|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一一六回)
皮肉(ひにく)を言ったりあてこすったりする
издевáться<насмехáться>
<德>bittere Ironie und ǎtzender Spott<法>ironie cinglante et satire mordante
誠心誠意、真誠以待、赤誠相見、語重心長(zhǎng)
(1)(形)溫度低;感覺溫度低
(2)(動(dòng))〈方〉使冷(多指食物)
(3)(形)不熱情;不溫和
(4)(形)寂靜;不熱鬧
(5)(形)生僻;少見的
(6)(形)不受歡迎的;沒人過問的
(7)(形)乘人不備的;暗中的;突然的
(8)(Lěnɡ)姓。
1. 譏笑,拿人取笑:嘲笑。嘲弄。嘲罵。嘲誚。嘲謔。冷嘲熱諷。
(1)(形)物體內(nèi)部分子不規(guī)則運(yùn)動(dòng)放出的一種能。
(2)(形)溫度高;感覺溫度高:~水|趁~打鐵|三伏天很~。
(3)(動(dòng))使熱;加熱(多指食物):把飯菜~一下。
(4)(形)生病引起的高體溫:發(fā)~|退~。
(5)(形)情意深厚:~心腸兒。
(6)(形)形容非常羨慕或急切想得到:眼~|~中。
(7)(形)很受人歡迎的:~貨。
(8)(形)放射性強(qiáng):~原子。
(1)(動(dòng))用含蓄的話指責(zé)或勸告。
(2)(動(dòng))〈書〉誦讀。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