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查成語 成語解釋
常用成語
經(jīng)濟之才
ㄐ一ㄥ ㄐ一ˋ ㄓ ㄘㄞˊ
JJZC
偏正式成語
古代成語
中性成語
指治國安民的才能
唐 杜甫《上水hao86.com遣懷》詩:“古來經(jīng)濟才,何事獨罕有?!?/p>
經(jīng)濟之才偏正式;作賓語;含褒義。
此人察風云以辨天時,望氣色而觀地理,有經(jīng)濟之才,安天下之手。元·鄭光祖《伊尹耕莘》第二折
1.(舊讀jìng)織物上縱的方向的紗或線(跟“緯”相對):~紗?!€。
2.中醫(yī)指人體內(nèi)氣血運行通路的主干:~脈?!j。
3.經(jīng)度:東~。西~。
4.經(jīng)營;治理:~商。整軍~武。
5.上吊:自~。
6.歷久不變的;正常:~常。不~之談。
7.經(jīng)典:本草~。佛~。念~。十三~。
8.月經(jīng):行~?!徽{。
9.姓。
10.經(jīng)過:~年累月。幾~周折。這件事是~我手辦的。~他一說,我才知道。
11.禁(jīn)受:~不起?!闷鹂简?。
1. 渡,過河:同舟共濟。
2. 對困苦的人加以幫助:濟世。救濟。賑濟。周濟。接濟。
3. 補益:無濟于事。
1. 助詞,表示領有、連屬關系:赤子之心。
2. 助詞,表示修飾關系:緩兵之計。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謂結構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4. 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閑視之。
5. 代詞,這,那:“之二蟲,又何知”。
6. 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1)(名)才能。
(2)(名)有才能的人:~子。
(3)(名)姓。
(4)(副)剛才;表示以前不久。
(5)(副)表示事情發(fā)生得晚或結束得晚。
(6)(副)表示在特定的條件下或者由于某種原因產(chǎn)生的結果(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須”或含有這類意思)。
(7)(副)表示發(fā)生新情況;本來并不如此;含有“剛剛”的意思。
(8)(副)對比起來表示數(shù)量??;次數(shù)少、能力差等;有“只”、“僅僅”的意思。
(9)(副)表示強調或確定的語氣(句尾常用‘呢’字):那里的風景~美呢!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