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成語
驚惶失措
ㄐ一ㄥ ㄏㄨㄤˊ ㄕ ㄘㄨㄛˋ
JHSC
補(bǔ)充式成語
惶;不能讀作“huānɡ”。
(一)驚惶失措和“驚慌失措”、“張皇失措”;都包含“慌張、舉止失?!钡囊馑?。不同在于:“驚惶”、“驚慌”和“張皇”的意思不同。驚惶失措含有“恐懼”的內(nèi)容;多用作書面語。“驚慌失措”和“張皇失措”都可與“從容鎮(zhèn)靜”相對(duì);“驚慌失措”強(qiáng)調(diào)又驚又慌;常用于口語?!皬埢适Т搿眱H僅強(qiáng)調(diào)“慌”。
古代成語
貶義成語
失措:舉止失去常態(tài)。驚慌惶恐;舉止失去常態(tài)。
唐 李百藥《北齊書 元暉業(yè)傳》:“孝友臨刑,驚惶失措,暉業(yè)神色自若?!?/p>
驚惶失措補(bǔ)充式;作謂語、Hao86.com定語、狀語、補(bǔ)語;含貶義。
遇到危險(xiǎn)情況,應(yīng)該沉著冷靜,不要驚惶失措。
lose one's head
растеряться от стрáха
<法>être affolé de terreur
1.害怕;精神受到刺激,感到不安:~慌。吃~。
2.驚動(dòng):打草~蛇。
3.騾、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來:馬~了。
(動(dòng))恐懼:驚~|誠~誠恐。
(1)(動(dòng))失掉;丟掉:喪~。
(2)(動(dòng))沒有把握?。?span>~手|~足。
(3)(動(dòng))找不著:迷~方向。
(4)(動(dòng))沒有達(dá)到目的:~意。
(5)(動(dòng))改變(常態(tài)):~聲。
(6)(動(dòng))違背;背棄:~信|~約。
(7)(動(dòng))錯(cuò)誤;過失:~誤。
(1)(動(dòng))安排、安放:手足無~。
(2)(動(dòng))計(jì)劃辦理:籌~。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