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成語
皷脣弄舌
ㄍㄨˇ ㄔㄨㄣˊ ㄋㄨㄥˋ ㄕㄜˊ
GCNS
聯(lián)合式成語
古代成語
貶義成語
鼓:撥動,振動。振動嘴唇,撥弄舌頭。形容憑口舌挑撥、煽動或進(jìn)行游說。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94回:“今已陷之于喪亡,尚不自恥,猶敢鼓唇弄舌于眾諸侯之前耶?”
鼓唇弄舌作謂語、賓語;指挑撥是非。
蔡東藩《慈禧太后演義》第31[hao86.com好工具]回:“京內(nèi)外一班官吏,又復(fù)鼓唇弄舌,搖筆成文?!?/p>
wag one's tongue
(1)(名)(~兒)打擊樂器;多為圓桶形或扁圓形;中間空;一面或兩面蒙著皮革:銅~|手~|大~|花~。
(2)(名)形狀、聲音、作用像鼓的:石~|蛙~|耳~。
(3)(動)使某些樂器或東西發(fā)出聲音;敲:~琴|~掌。
(4)(動)用風(fēng)箱等扇(風(fēng)):~風(fēng)。
(5)(動)發(fā)動;振奮:~動|~勵|~舞|~起勇氣|~足干勁。
(6)(動)凸起;漲大:他~著嘴半天沒出聲|口袋裝得~~的。
(名)人或某些動物口的周圍的肌肉部分:嘴~。
1. 玩耍,把玩:擺弄。玩弄。弄臣(帝王所親近狎昵的臣子)。弄潮兒。戲弄。弄瓦(“瓦”是原始的紡錘,古代把它給女孩子玩,意為生女兒)。弄璋(“璋”是一種玉器,古代把它給男孩子玩。意為生兒子)。
2. 做,干:弄假成真。弄明白。
3. 設(shè)法取得:弄點錢花。
4. 攪擾:這事弄得人心惶惶。
5. 耍,炫耀:搔首弄姿。
6. 不正當(dāng)?shù)厥褂茫号獧?quán)。弄手段。捉弄。
7. 奏樂或樂曲的一段、一章:弄琴。梅花三弄。
8. 古代百戲樂舞中指扮演角色或表演節(jié)目。
(1)(名)舌頭。
(2)(名)像舌頭的東西:火~。
(3)(名)鈴或鐸中的錘。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