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成語
孤臣孼子
ㄍㄨ ㄔㄣˊ ㄋ一ㄝˋ ㄗˇ
GCNZ
聯(lián)合式成語
古代成語
貶義成語
孤臣:封建朝廷中孤立無援的遠(yuǎn)臣;孽子:妾所生的庶子。比喻遭遇艱難困苦的人。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獨(dú)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dá)?!敝祆浼ⅲ骸肮鲁?,遠(yuǎn)臣;孽子,庶子?!?/p>
孤臣孽子聯(lián)合式;作賓語;指孤立的人。
我一個人留在蘇州,真正成了一個孤臣孽子了。(郭沫若《革[hao86.com好工具]命春秋 脫離蔣介石以后》)
a solitary minister and a perverse son
(1)(形)幼年喪父或父母雙亡的:~兒。
(2)(形)單獨(dú);孤單:~雁|~島。
(3)(代)封建王侯的自稱。
(1)(名)君主時代的官吏;有時也包括百姓:君~。
(2)(名)官吏對皇帝上書或說話時的自稱。
(1)(名)邪惡:妖~。
(2)(名)罪惡:造~。
1. 古代指兒女,現(xiàn)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
2. 植物的果實(shí)、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shí)。
3. 動物的卵:魚子。蠶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
)。棋子兒。6. 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
7. 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xué)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
10. 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diǎn)至一點(diǎn))。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
13. 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
14. 姓。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