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成語視頻百科
一般成語
無為之治
ㄨˊ ㄨㄟˊ ㄓ ㄓˋ
WWZZ
偏正式成語
近代成語
中性成語
指道家順應自然,不求有所作為的治理方法。
清·曹雪芹《紅樓夢》(hao86.com好工具)第56回:“既能奪他們之權,生他們之利,豈不能行無為之治?”
無為之治作賓語;用于書面語。
1.沒有,與“有”相對;不:無辜。無償。無從(沒有門徑或找不到頭緒)。無度。無端(無緣無故)。無方(不得法,與“有方”相對)。無非(只,不過)。無動于衷。無所適從。
1. 做,行,做事:為人。為時。為難。不為己甚(不做得太過分)。
2. 當做,認做:以為。認為。習以為常。
3. 變成:成為。
4. 是:十兩為一斤。
5. 治理,處理:為政。
6. 被:為天下笑。
7. 表示強調:大為惱火。
8. 助詞,表示反詰或感嘆:敵未滅,何以家為?
9. 姓。
1. 助詞,表示領有、連屬關系:赤子之心。
2. 助詞,表示修飾關系:緩兵之計。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謂結構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4. 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閑視之。
5. 代詞,這,那:“之二蟲,又何知”。
6. 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
(1)(動)治理
(2)(形)指安定或太平:~世。
(3)(名)舊稱地方政府所在地:~所|府~。
(4)(動)醫(yī)治:~病。
(5)(動)消滅(害蟲):~蟲|~蝗。
(6)(動)懲辦:~罪。
(7)(動)研究:~學。
(8)姓。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