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成語(yǔ)
ㄨㄤˊ ㄇ一ㄥˋ ㄓ ㄊㄨˊ
WMZT
偏正式成語(yǔ)
之;不能讀作“zī”。
之;不能寫作“知”。
古代成語(yǔ)
貶義成語(yǔ)
指逃亡的人。也稱冒險(xiǎn)犯法;不顧性命的人。亡:無(wú);命:名;亡命:逃匿則削除名籍;故以逃亡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類人(含貶義)。
《周書 郭彥傳》:“亡命之徒,咸從賦役?!?/p>
亡命之徒偏正式;作主語(yǔ)、賓語(yǔ);含貶義。
原來這個(gè)兇手是匪軍一旅馬希山的部下—楊三楞。身強(qiáng)力大,一手好槍法,能喝酒,是個(gè)不怕死的亡命之徒。(曲波《林(hao86.com好工具)海雪原》二八)
命しらずのやから
отчаянный злодей<головорез>
<德>tollkühner Draufgǎnger
1. 逃:逃亡。流亡。
2. 失去:亡佚。亡羊補(bǔ)牢。
3. 死:傷亡。死亡。
4. 滅:滅亡。亡國(guó)奴。救亡。興亡。
(1)(名)生命;性命。
(2)(名)命運(yùn)
(3)(名):算~。
(4)(名)(動(dòng))命令
(5)(名);指派:~駕。
(6)(名)(名)命令
(7)(名);指示:奉~|待~。
(8)(名)(動(dòng))給與(名稱等):~名|~題。
1. 助詞,表示領(lǐng)有、連屬關(guān)系:赤子之心。
2. 助詞,表示修飾關(guān)系:緩兵之計(jì)。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謂結(jié)構(gòu)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4. 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閑視之。
5. 代詞,這,那:“之二蟲,又何知”。
6. 虛用,無(wú)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薄?/p>
(1)(形)空的;沒有憑借的:~勞。
(2)(副)表示除此之外沒有別的;僅僅:~留。
(3)(副)徒然:~自驚擾。
(4)(名)徒弟;學(xué)生。
(5) 姓。
(6)(名)信仰某種宗教的人:教~。
(7)(名)同一派系的人(含貶義):暴~。
(8)(名)人(含貶義):好色之~。
(9)(名)徒刑。
按照成語(yǔ)字?jǐn)?shù)查詢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