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成語
ㄙㄢ ㄈㄨ ㄓ 一ㄢˊ
SFZY
偏正式成語
古代成語
中性成語
泛指經(jīng)過多人傳播的流言。語本《戰(zhàn)國策 秦策二》:“昔者曾子處費,費人有與曾子同名族者而殺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幽冈唬骸嶙硬粴⑷恕!椬匀簟S许曆?,人又曰:‘曾參殺人?!淠干锌椬匀?。頃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參殺人?!淠笐郑惰逃鈮Χ?。
《戰(zhàn)國策·秦策二》:“昔者曾子處費,費人有與曾子同名族者而殺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幽冈唬骸嶙硬粴⑷恕!椬匀?。有頃焉,人又曰:‘曾參殺人。’其母尚織自若。頃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參殺人?!?span id="unlglmn" class="add_opacity">【好工具hao86.com】母懼……”
三夫之言作賓語、主語;指流言。
海內(nèi)不知其過,眾庶未聞其毀,卒遇三夫之言,橫被誣罔之讒,家屬杜門,葬不歸墓,怨隙并興,宗親怖栗?!逗鬂h書·馬援傳》
(1)(量)數(shù)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數(shù)或多次:~番五次。
1. 舊時稱成年男子:漁夫。農(nóng)夫。萬夫不當(dāng)之勇。
2. 舊時稱服勞役的人:夫役。拉夫。
3. 〔夫子〕a.舊時對學(xué)者的稱呼;b.舊時稱老師;c.舊時妻稱夫;d.稱讀古書而思想陳腐的人。
4. 與妻結(jié)成配偶者:丈夫。夫婦。
1. 助詞,表示領(lǐng)有、連屬關(guān)系:赤子之心。
2. 助詞,表示修飾關(guān)系:緩兵之計。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謂結(jié)構(gòu)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4. 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閑視之。
5. 代詞,這,那:“之二蟲,又何知”。
6. 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
(1)(名)話:~語|語~|格~。
(2)(動)說:~之有理|暢所欲~。
(3)(量)漢語的一個字叫一言:五~詩。
(4)姓。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