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shí)間:2025-04-29 16:13:21
棄筆從戎(qì bǐ cóng róng)
- 【常用程度】:
一般成語
- 【字?jǐn)?shù)】:
四字成語
- 【繁體】:
棄筆従戎
- 【注音】:
ㄑ一ˋ ㄅ一ˇ ㄘㄨㄥˊ ㄖㄨㄥˊ
- 【簡(jiǎn)拼】:
QBCR
- 【結(jié)構(gòu)】:
連動(dòng)式成語
- 【年代】:
古代成語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棄筆從戎成語意思
棄筆從戎解釋:
猶投筆從戎。謂文人棄文就武。
棄筆從戎出處:
唐·[hao86.com好工具]張鷟《游仙窟》:“兄及夫主,棄筆從戎,身死寇場(chǎng),煢魂莫返?!?/p>
棄筆從戎語法:
棄筆從戎作謂語、定語;指棄文就武。
棄筆從戎近義詞:
投筆從戎、棄文就武
- 1.因棄筆從戎的念頭與家人置氣,便單身獨(dú)騎來江南一帶游玩解悶,順便實(shí)地觀摩兩淮前線,豐富自己正在編撰的毀金三策。
- 2.各位大爺,真不是我想太監(jiān)的,只因家中內(nèi)人太過暴力,無奈之下,方才棄筆從戎啊。
- 3.我毅然拋去京都繁華,棄筆從戎,握戟沙場(chǎng),清苦中望蒼茫天地。
- 4.所以從一氣之下出走,棄筆從戎投身八路嗎?沒想到這小子居然看不起女人,這簡(jiǎn)直就是觸到了她的逆鱗。
- 5.不愧是世家子弟,書香門徒,韓公子出口便是文章,如此天才美玉,卻棄筆從戎,實(shí)乃國(guó)之憾事,當(dāng)真是可惜了,依備之拙見,當(dāng)以良匠雕琢之,方不負(fù)公子天資。
- 6.他似乎能看見,當(dāng)初尹柯是那樣一個(gè)青澀的文人,卻是為了自己棄筆從戎。
棄筆從戎字義分解
-
-
(1)(名)寫字畫圖的用具
(2)(名)(寫字、畫畫、作文的)筆法:伏~|敗~。
(3)(動(dòng))用筆寫出:代~。
(4)(名)筆畫:“大”字有三~。
(5)量詞。ɑ)用于款項(xiàng)或跟款項(xiàng)有關(guān)的:一~錢|三~賬。b)用于書畫藝術(shù):一~錢|三~賬。b)用于書畫藝術(shù)
-
- [ cóng ]
-
1.依順:順~。盲~?!迫缌?。
2.采取,按照:~優(yōu)。
3.跟隨:愿~其后。
4.跟隨的人:侍~。仆~。
5.參與:~業(yè)?!?。投筆~戎。
6.由,自:~古至今?!易銎?。
7.次要的:主~?!浮?/span>
8.宗族中次于至親的親屬:~父(伯父、叔父的通稱)。
9.中國(guó)魏以后,古代官品(有“正品”和“從品”之分,宋代龍圖閣大學(xué)士為從二品)。
10.姓。
-
(1)(名)兵器;武器:兵~。
(2)(名)軍事;軍隊(duì):~馬|~裝。
(3)(名)我國(guó)古代稱西方的民族。
(4)(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