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成語
皮膚之見
ㄆ一ˊ ㄈㄨ ㄓ ㄐ一ㄢˋ
PFZJ
偏正式成語
古代成語
中性成語
見:見解,見識。指膚淺的見解
宋·阮逸《<文中子>序》:“或有執(zhí)文昧理,以模范《論語》為病,此皮膚之見,非心解也?!?/p>
皮膚之見作主語、賓語;指膚淺的見解。
金·王若虛《滹南詩話》中卷:“或言山谷所擬勝東坡,此皮Hao86.com膚之見也。”
(1)(名)人或生物體表面的一層組織:?!湣?。
(2)(名)(~子)皮革或毛皮:~包|~箱|~襖。
(3)(名)(~兒)包在或圍在外面的一層東西:包袱~兒。
(4)(名)表面:地~|水~兒。
(5)(名)(~兒)某些薄片狀的東西:粉~兒|豆腐~兒。
(6)(形)有韌性的:~糖。
(7)(形)酥脆的東西受潮后變韌:花生~了;吃起來不香。
(8)(形)頑皮;調皮。
(9)(形)由于申斥或責罰次數(shù)過多而感覺“無所謂”。(名)指橡膠:橡~|筋~。(Pí)姓。
(名)皮膚:切~之痛。
1. 助詞,表示領有、連屬關系:赤子之心。
2. 助詞,表示修飾關系:緩兵之計。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謂結構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4. 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閑視之。
5. 代詞,這,那:“之二蟲,又何知”。
6. 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
1. 看到:看見。罕見。見微知著。見義勇為。見異思遷。
2. 接觸,遇到:怕見風。見習。
3. 看得出,顯得出:見效。相形見絀。
4. (文字等)出現(xiàn)在某處,可參考:見上。見下。
5. 會晤:會見。接見。
6. 對事物觀察、認識、理解:見解。見地(見解)。見仁見智(指對同一問題各人從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詞,表示被動或對我如何:見外。見教。見諒(原諒我)。見笑(被譏笑)。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