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成語
ㄓㄥˇ ㄐ一ㄣ ㄨㄟ ㄗㄨㄛˋ
ZJWZ
偏正式成語
古代成語
中性成語
(1)(形)全部在內;沒有剩余或殘缺;完整(跟“零”相對):~個|~塊|~料|~年|~套|~天|~夜|~月。
(2)(形)整齊:~潔|~然有序。
(3)(動)整理;整頓:~備|~編|~除|~黨|~地|~隊|~風|~改|~肅|~訓|~裝待發(fā)。
(4)(動)修理:~修|~舊如新。
(5)(動)使吃苦頭:~人。
(6)(動)〈方〉搞、弄:~斷|~壞。
(1)(名)上衣、袍子前面的部分:大~|對~。
(2)(名)指連襟:~兄|~弟。
(1)(形)高。
(2)(形)危險;不安全:~局|安~。
(3)(動)使處于危險境地;損害:~及|~害。
(4)(形)指人快要死:病~|垂~。
(5)(形)〈書〉高:~樓百尺。
(6)(形)〈書〉端正:正襟~坐。
(7)(名)二十八宿之一。
(8)姓。
1. 古人雙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腳后跟上,這是其本義,后泛指以臀部著物而止息:席地而坐。坐待。坐墊。坐骨。坐化(佛教指和尚盤膝坐著死去)。坐禪。坐功。坐騎。
2. 乘,搭:坐車。坐船。
3. 堅守,引申為常駐,不動:“楚人坐其北門,而覆諸山下”。坐莊。
4. 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對著某一方向:坐落。坐北朝南。
5. 把鍋、壺等放在火上:坐鍋。
6. 物體向后施壓力:房頂往后坐。
7. 介詞,因,由于,為著:“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8. 副詞(a.空,徒然,如“胡為坐自苦,吞悲仍撫膺”;b.無故,自然而然,如“如若此,則鹽必坐長十倍”;c.遂,即將,如“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d.深,如“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e.正,恰好,如“西村渡口人煙晚,坐見漁舟兩兩歸”)。
9. 定罪:連坐。反坐。坐贓(犯貪贓罪)。
10. 瓜果等植物結實:坐瓜。坐果。
11. 同“座”。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