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成語
執(zhí)迷不反
ㄓˊ ㄇ一ˊ ㄅㄨˋ ㄈㄢˇ
ZMBF
補(bǔ)充式成語
古代成語
中性成語
唐·姚思廉《梁書·元帝紀(jì)》:“若執(zhí)迷不反,拒逆王師,大軍一臨,刑茲罔赦?!?/p>
執(zhí)迷不反作謂語、定語、賓語;用于處事。
彼若請封乞貢,宜令順義為之代請,如其執(zhí)迷不反,則宜姑置之度外,不必苦要之。明·張居正《答宣大巡撫吳環(huán)洲書》
(1)(動)拿著:~筆|~鞭。
(2)(動)執(zhí)掌:~教|~事|~政。
(3)(動)堅(jiān)持:~意。
(4)(動)執(zhí)行:~法。
(5)(動)〈書〉捉住:戰(zhàn)敗被~。
(6)(名)憑單:回~。
(7)(名)姓。
(1)(動)分辨不清;失去判斷能力
(2)(動)因?qū)δ橙嘶蚰呈挛锇l(fā)生特殊愛好而沉醉:~戀。
(3)(名)沉醉于某一事物的人:球~。
(4)(動)使看不清;使迷惑;使陶醉:~航|~誤|~宮。
1. 副詞。
2. 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構(gòu)成形容詞: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謙)。不刊(無須修改,不可磨滅)。不學(xué)無術(shù)。不速之客。
3. 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問:他現(xiàn)在身體好不?
(1)(動)回;還:~擊。
(2)(動)反抗;反對:造~。
(3)(動)翻轉(zhuǎn):~復(fù)。
(4)(動)推及:舉一~三。
(5)(形)與“正”相對:~面。
(6)(副)反而;相反地:畫虎不成~成犬。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