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成語
有恃無恐
一ㄡˇ ㄕˋ ㄨˊ ㄎㄨㄥˇ
YSWK
連動(dòng)式成語
恃;不能讀作“chí”。
見“有備無患”(1235頁)。
古代成語
貶義成語
恃:依仗;依靠;恐:害怕。因?yàn)橛兴勒潭鵁o所畏懼;毫無顧忌。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二十六年》:“齊候曰:‘室如懸罄,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對(duì)曰:‘恃先王之命?!?/p>
有恃無恐連動(dòng)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Hao86.com貶義。
我們實(shí)在還有一個(gè)更正大的理由使自己有恃而無恐。(聞一多《演講錄 民盟的性質(zhì)與作風(fēng)》)
have sth.secure to rely on
後(うし)ろだてがあって何(なに)ものも恐(おそ)れない
заручившись поддержкой,ничего не бояться
<德>im Bewuβtsein seiner Stǎrke vor nichts zurückschrecken<法>savoir sur quoi s'appuyer
1. 存在:有關(guān)。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備無患。有目共睹。
2. 表示所屬:他有一本書。
3. 表示發(fā)生、出現(xiàn):有病。情況有變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較:水有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有學(xué)問。
6. 用在某些動(dòng)詞前面表示客氣:有勞。有請(qǐng)。
7. 無定指,與“某”相近:有一天。
8. 詞綴,用在某些朝代名稱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動(dòng))依賴;仗著。
1.沒有,與“有”相對(duì);不:無辜。無償。無從(沒有門徑或找不到頭緒)。無度。無端(無緣無故)。無方(不得法,與“有方”相對(duì))。無非(只,不過)。無動(dòng)于衷。無所適從。
(1)(動(dòng))害怕;畏懼:惶~|驚~|有恃無~。
(2)(動(dòng))使害怕:~嚇。
(3)(動(dòng))恐怕:~另有原因。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