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成語
ㄒ一ㄥˊ ㄕ ㄗㄡˇ ㄖㄡˋ
XSZR
聯(lián)合式成語
行;不能讀作“hánɡ”。
行尸走肉和“酒囊飯袋”;都指庸庸碌碌的人。但行尸走肉偏重在“沒有靈魂”;“酒囊飯袋”偏重于“不會做事”。
古代成語
貶義成語
比喻不動腦筋;不【hao86.com好工具】起作用;糊里糊涂過日子的人。行尸:會走動的尸體。
晉 王嘉《拾遺記 后漢》:“夫人好學(xué),雖死若存;不學(xué)者,雖存,謂之行尸走肉耳。”
行尸走肉聯(lián)合式;作賓語、定語;含貶義。
在他們的心目中,任何貌似強大的侵略者,都只不過是一群徒有虛表的行尸走肉而已。(峻青《不盡巨濤滾滾來》)
an utterly worthless person
生(い)けるしかばね
живой труп<тунеядец>
<法>un propre à rien
1.行為舉止:品~|操~|德~。
2.走、走路:直~|前~|寸步難~。
3.前往:南~|與子偕~。
4.流動、流通:發(fā)~|運~|風(fēng)~一時。
5.做、從事、實施:~醫(yī)|~善|實~。
6.可以:只要盡力去做就~了。
7.能干、能力強:你真~。
8.行書的簡稱:~草|~楷|真~。
9.不久、將要:~將就木。
10.一種樂府和古詩的體裁:〈短歌行〉|〈琵琶行〉。
11.量詞,計算酌酒奉客的單位:賓主百拜,而酒三行。(漢.揚雄《法言.修身》)。
(1)(名)尸首;死人的身體。
(2)(名)古代祭祀時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3)(名)不做事情;空占職位。
(1)(動)跑
(2)(動)人或鳥獸的腳交互向前移動
(3)(動)移動:挪動:挪動
(4)(動)離開;去:車剛~|把土抬~。
(5)(動)(親友之間)來往:~娘家|~親戚。
(6)(動)通過;由:~這個門出去。
(7)(動)漏出;泄露:~風(fēng)|~漏|~氣。
(8)(動)改變或失去原樣:~味|~樣|~色|~眼。
(1)(名)人或動物體內(nèi)接近皮的柔韌的物質(zhì)。某些動物的肉可以吃。
(2)(名)某些瓜果里可以吃的部分:棗~|冬瓜~厚。
(3)(形)〈方〉不脆;不酥:~瓤兒西瓜。
(4)(形)〈方〉性子緩慢;動作遲鈍:~脾氣。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