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賦翻譯
當(dāng)年黃祖的長子黃射舉行賓客大會,有人獻(xiàn)上一只鸚鵡并給禰衡敬上一杯酒說:“禰處士,今日大會沒有什么可以用來娛樂賓客的,我個人認(rèn)為此鳥自遠(yuǎn)而至,明彗聰善,是鳥類中十分珍貴的一種,祈望先生為它作一篇賦,使四座得以增光,您認(rèn)為可不可以呢?” 禰衡于是為之作賦,一時筆不停綴,文不加點,筆下流出的文辭說:
這是來自西域的靈鳥啊,它具有自然而奇特的身姿。潔白的羽毛體現(xiàn)它絕妙的氣質(zhì)啊,火紅的嘴喙閃耀著明亮的光輝。性情智慧而善于人言啊,才智聰明而常有預(yù)見。因此它嬉游于高山峻嶺,棲立于幽谷深林。高飛時不胡亂集群,翱翔時必選擇佳林。深青帶赤的腳趾配以紅紅的嘴,碧綠的衣杉飾以青翠的彩衿。神采熠熠的美麗容顏,更有清脆美妙的鳴聲。雖同屬于鳥類一族,卻有著不同的智慧和相異的心性。它有資格與鳳凰媲美,其他的鳥兒怎么能與之比較德行?
于是它那令人羨慕的美好名聲傳揚四方,它那壯偉靈性的外表得到人們的嘉賞。虞人在隴坻接到命令,伯益在大漠收到詔告。這些權(quán)勢的走狗們跨越昆侖而發(fā)射帶繩的箭簇,穿過云霓而布下天羅地網(wǎng)。綱維之設(shè)置是如此之嚴(yán)密,最終免不了被其中的一個網(wǎng)眼捕獲到。雖如是但其面容閑雅而從容,心性守志而安詳。逼迫它它也不懼怕,撫摩它它也不驚慌。寧愿順從以遠(yuǎn)離禍害,絕不違迕而喪失生的希望。因此奉獻(xiàn)完好鸚鵡的將獲得獎賞,而使鸚鵡受傷者將要受到懲罰。
鸚鵡啊,你天生歸于絕境而委身命運,故而你應(yīng)命而離開你的集體且喪失你的伴侶。被關(guān)閉在雕花的籠子里,翅羽也被剪去。漂流到萬里之外,離家鄉(xiāng)重重崎嶇。間隔著岷山與障山,罹患難一年又一年。女兒辭別家庭而遠(yuǎn)嫁他人,臣子獻(xiàn)出自身而投靠新的主人。即便是賢哲若生逢患難,也難免依附他人而棲游于外。何況禽鳥之類的卑微之物,能不馴服以祈求安泰!眷戀西歸之路而長懷感嘆,遙望故鄉(xiāng)之云而久久佇立。暗自猜想如我這般陋賤的軀體,大概不會有刀俎鼎鑊之虞?嗟嘆自身如此的福薄命苦,不知道為什么會遭臨如此的險地?難道是因為言語失當(dāng)而引來禍災(zāi),抑或是處事不密而招致危害?悲痛著母子遭永遠(yuǎn)隔離,哀惋著夫妻被生生拆開。并非惋惜自己茍延殘喘的余年,只是為孩子們的年幼無知而感到悲哀。離開我蠻夷之地的下等小國,來奉承您的體面。害怕自己的名聲與實際不符,也慚愧自己并無奇特的才干。雖然顧念著西都的肥美土地,但也能明了今昔苦樂已不一般。心懷從北到南的長長思念,因而一開口就常說懷鄉(xiāng)之言。
如若秋神少昊管理的時期已到,其子蓐收也整頓好了車馬。嚴(yán)霜初降大地,涼風(fēng)蕭瑟肅殺?;\中的鳥兒不禁長長地吟唱以思慕遠(yuǎn)方的故鄉(xiāng),哀傷的鳴叫令同類感傷。那聲音凄厲而激揚,那容貌慘怛而憔悴。聞其聲者不禁為之悲傷,睹其容者禁不住淚如雨下。被放逐的臣子為它一次次嘆息,被遺棄的妻子為它哽咽哭泣。
感嘆平生同游共處的朋友,曾經(jīng)如塤箎合奏般和諧。何故今日竟兩相隔絕,相離猶如北胡南越?順著籠檻而上下跳躍,偷窺著門窗卻徘徊不前。思念著昆侖的高山峻嶺,回想著鄧林枝葉繁茂的樹影?;仡^看被殘毀的羽翼,自忖即便奮力也未必能回故里?心懷回歸的愿望卻難達(dá)目的,只能躲在角落里怨恨哭泣。暫且竭盡心力做好主人交給的事情吧,豈敢違背恩惠而忘記當(dāng)初的主意?主人啊,我愿將我這不值錢的一生交給您,讓我陋賤微薄的身軀也來依靠您。希望用我的一生來報答您的恩德,甘愿竭盡我之所能來為您效力。仰仗著您多年的巨大恩惠,或許我的待遇彌久不渝。
鸚鵡賦譯文及注釋
當(dāng)年黃祖的長子黃射舉行賓客大會,有人獻(xiàn)上一只鸚鵡并給禰衡敬上一杯酒說:“禰處士,今日大會沒有什么可以用來娛樂賓客的,我個人認(rèn)為此鳥自遠(yuǎn)而至,明彗聰善,是鳥類中十分珍貴的一種,祈望先生為它作一篇賦,使四座得以增光,您認(rèn)為可不可以呢?” 禰衡于是為之作賦,一時筆不停綴,文不加點,筆下流出的文辭說:
這是來自西域的靈鳥啊,它具有自然而奇特的身姿。潔白的羽毛體現(xiàn)它絕妙的氣質(zhì)啊,火紅的嘴喙閃耀著明亮的光輝。性情智慧而善于人言啊,才智聰明而常有預(yù)見。因此它嬉游于高山峻嶺,棲立于幽谷深林。高飛時不胡亂集群,翱翔時必選擇佳林。深青帶赤的腳趾配以紅紅的嘴,碧綠的衣杉飾以青翠的彩衿。神采熠熠的美麗容顏,更有清脆美妙的鳴聲。雖同屬于鳥類一族,卻有著不同的智慧和相異的心性。它有資格與鳳凰媲美,其他的鳥兒怎么能與之比較德行?
于是它那令人羨慕的美好名聲傳揚四方,它那壯偉靈性的外表得到人們的嘉賞。虞人在隴坻接到命令,伯益在大漠收到詔告。這些權(quán)勢的走狗們跨越昆侖而發(fā)射帶繩的箭簇,穿過云霓而布下天羅地網(wǎng)。綱維之設(shè)置是如此之嚴(yán)密,最終免不了被其中的一個網(wǎng)眼捕獲到。雖如是但其面容閑雅而從容,心性守志而安詳。逼迫它它也不懼怕,撫摩它它也不驚慌。寧愿順從以遠(yuǎn)離禍害,絕不違迕而喪失生的希望。因此奉獻(xiàn)完好鸚鵡的將獲得獎賞,而使鸚鵡受傷者將要受到懲罰。
鸚鵡啊,你天生歸于絕境而委身命運,故而你應(yīng)命而離開你的集體且喪失你的伴侶。被關(guān)閉在雕花的籠子里,翅羽也被剪去。漂流到萬里之外,離家鄉(xiāng)重重崎嶇。間隔著岷山與障山,罹患難一年又一年。女兒辭別家庭而遠(yuǎn)嫁他人,臣子獻(xiàn)出自身而投靠新的主人。即便是賢哲若生逢患難,也難免依附他人而棲游于外。何況禽鳥之類的卑微之物,能不馴服以祈求安泰!眷戀西歸之路而長懷感嘆,遙望故鄉(xiāng)之云而久久佇立。暗自猜想如我這般陋賤的軀體,大概不會有刀俎鼎鑊之虞?嗟嘆自身如此的福薄命苦,不知道為什么會遭臨如此的險地?難道是因為言語失當(dāng)而引來禍災(zāi),抑或是處事不密而招致危害?悲痛著母子遭永遠(yuǎn)隔離,哀惋著夫妻被生生拆開。并非惋惜自己茍延殘喘的余年,只是為孩子們的年幼無知而感到悲哀。離開我蠻夷之地的下等小國,來奉承您的體面。害怕自己的名聲與實際不符,也慚愧自己并無奇特的才干。雖然顧念著西都的肥美土地,但也能明了今昔苦樂已不一般。心懷從北到南的長長思念,因而一開口就常說懷鄉(xiāng)之言。
如若秋神少昊管理的時期已到,其子蓐收也整頓好了車馬。嚴(yán)霜初降大地,涼風(fēng)蕭瑟肅殺?;\中的鳥兒不禁長長地吟唱以思慕遠(yuǎn)方的故鄉(xiāng),哀傷的鳴叫令同類感傷。那聲音凄厲而激揚,那容貌慘怛而憔悴。聞其聲者不禁為之悲傷,睹其容者禁不住淚如雨下。被放逐的臣子為它一次次嘆息,被遺棄的妻子為它哽咽哭泣。
感嘆平生同游共處的朋友,曾經(jīng)如塤箎合奏般和諧。何故今日竟兩相隔絕,相離猶如北胡南越?順著籠檻而上下跳躍,偷窺著門窗卻徘徊不前。思念著昆侖的高山峻嶺,回想著鄧林枝葉繁茂的樹影?;仡^看被殘毀的羽翼,自忖即便奮力也未必能回故里?心懷回歸的愿望卻難達(dá)目的,只能躲在角落里怨恨哭泣。暫且竭盡心力做好主人交給的事情吧,豈敢違背恩惠而忘記當(dāng)初的主意?主人啊,我愿將我這不值錢的一生交給您,讓我陋賤微薄的身軀也來依靠您。希望用我的一生來報答您的恩德,甘愿竭盡我之所能來為您效力。仰仗著您多年的巨大恩惠,或許我的待遇彌久不渝。
鸚鵡賦鑒賞
東漢末年,朝廷暗弱群雄割據(jù),面對統(tǒng)一天下重整紀(jì)綱的時代課題,那些憑鎮(zhèn)壓“黃巾”起家的大大小小的軍政頭頭,個個野心勃勃欲奪天下,為此一時好像都求賢若渴、廣納賢才??蓪嶋H上個個又都惟我獨尊,順者昌逆者亡。麾下謀臣高參一旦在原則問題上表露“異見”,那就肯定沒有好下場。禰衡本來是高才大才,據(jù)《后漢書》上說他少年時就以文才和辯能而揚名天下。當(dāng)時身在曹營的名儒孔融也贊他“淑質(zhì)貞亮英才卓犖”,還上表奏帝推薦了他??梢驗樗袀€狂傲不羈的毛病,很快就被曹操給“打發(fā)”到劉表那兒去。劉表為了不想讓曹操的借刀之計得逞,便又把他“推薦”到江夏太守黃祖那去了。起初,黃祖因他與自己的大兒子黃射很要好,對他還有幾分欣賞,可后來遭他當(dāng)眾辱罵,盛怒之下一刀把他殺了。 禰衡死時才26歲,到死也沒個官銜職稱,墓碑上寫的僅是“漢處士禰衡”。處士,即指未做官的文化人。如此境遇的他心里自然有著一腔憤懣的苦水了——這就是寫這篇《鸚鵡賦》的心理背景。至于奉命提筆的具體緣由,他在此賦“序文”里有明確交代:一次黃射在鸚鵡洲上大會賓客,有人獻(xiàn)鸚鵡并希望他能以鸚鵡為題作賦以“使四座咸共榮觀”,于是他竟“筆不停綴、文不加點”地當(dāng)即完成。因此這還是一篇頗有限制的“命題作文”。
全文給讀者的總印象是寓意豐富、抒情含蓄、結(jié)構(gòu)精巧、文字形象。
全文分兩大層面,第一層(前三段)是詠贊“鳥之形質(zhì)美”,即從多個側(cè)面用多種手法描繪贊美鸚鵡鳥的超凡不俗。先寫其麗容麗姿,再寫鳥的聰明辯慧和情趣之高潔。如此便收得一箭雙雕:既顯揚出鸚鵡鳥之奇美,又暗示自己志向的高超和才智的出眾。而其中第二段所寫虞人們奉命布下天羅地網(wǎng)捕捉鸚鵡而獻(xiàn)全鳥者受賞的細(xì)節(jié),則更巧妙地影射出東漢末年權(quán)貴壓迫忠正控制賢才的行徑以及他自己被人幾經(jīng)轉(zhuǎn)送的尷尬苦楚。第二層(后三段)則進一步抒寫“鳥之神苦(困境與悲情)”。即美麗高潔的鸚鵡身陷籠檻卻時時“想昆山之高岳,思鄧林之扶疏”,又暗襯出他自己有志難酬有才無時的憤懣情懷。 以上所說便是該篇的“主脈”。此外,考慮到命題之需和扣題之宜,禰衡先生還于字里行間一石三鳥地滿足了在場主客們各自的審美需求。它不僅給予了眾賓客以“榮觀”之樂,又點透出獻(xiàn)鳥者的殷切之意。而面對著美鳥佳篇,賓客們得其歡樂之態(tài)和獻(xiàn)鳥者自得之色等等,宴會主人也會油然而生得一番幸慰。所以該作真可謂是一石三鳥的神來之筆了。 鑒此,《鸚鵡賦》堪稱漢以來頂尖級的賦體佳作,鸚鵡洲也因此享有盛名。比如唐代詩人崔顥那首絕妙的《黃鶴樓》里就有“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凄凄鸚鵡洲”的名句。大詩人李白流放夜郎途中被赦返回時,眼望鸚鵡洲而觸景生情便也吟得《望鸚鵡洲悲禰衡》,對作者禰衡的欽慕憐惜之情盡染筆端:“吳江賦《鸚鵡》,落筆超群英。鏘鏘振金玉,句句欲飛鳴。鷙鶚啄孤鳳,千春傷我情。”
作者簡介
禰衡(173-198年),字正平,平原郡(今山東臨邑)人(《山東通志》載禰衡為今樂陵人)。東漢末年名士,文學(xué)家。與孔融等人親善。后因出言不遜觸怒曹操,被遣送至荊州劉表處,后又因出言不遜,被送至江夏太守黃祖處,終為黃祖所殺,終年26歲(《三國演義》中為24歲)。 更多
詩詞大全
作者
古詩大全
別人正在查
http://www.ahhzjsj.com/shici_view_9a2cad43ac9a2cad/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