芃芃棫樸,薪之槱之。
濟濟辟王,左右趣之。
濟濟辟王,左右奉璋。
奉璋峨峨,髦士攸宜。
淠彼涇舟,烝徒楫之。
周王于邁,六師及之。
倬彼云漢,為章于天。
周王壽考,遐不作人?
追琢其章,金玉其相。
勉勉我王,綱紀四方。
芃芃棫樸,薪之槱之。
濟濟辟王,左右趣之。
濟濟辟王,左右奉璋。
奉璋峨峨,髦士攸宜。
淠彼涇舟,烝徒楫之。
周王于邁,六師及之。
倬彼云漢,為章于天。
周王壽考,遐不作人?
追琢其章,金玉其相。
勉勉我王,綱紀四方。
棫樸譯文
棫樸注解
棫樸賞析
此詩是《大雅》的第四篇,與前三篇一樣,也是贊美周王的作品。但贊美的究竟是哪一位,卻不像前三篇那樣具體有所指,只是因為詩中提到“周王壽考”,而傳說周文王活了九十七歲,所以歷來認為非文王莫屬。 至于此詩的主旨,就不那么一致了,主要有兩種意見?!睹娦颉吩疲骸拔耐跄芄偃艘??!薄肮偃恕闭Z出《尚書·皋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币庵^善于選取人才并授以適當官職。而姚際恒《詩經通論》則曰:“此言文王能作士也。小序謂‘文王能官人’,差些,蓋襲《左傳》釋《卷耳》之說?!薄白魇俊币徽Z直接取自此詩的“遐不作人”??追f達疏:“作人者,變舊造新之辭。”朱熹《詩集傳》:“作人,謂變化鼓舞之也?!备哦灾?,即為培育造就人才及鼓舞振作人心。其實這兩種意見并無大異,小序著眼的是前三章,故得出“官人”的結論,姚氏著眼的是后二章,故得出“作士”的結論?!肮偃恕币擦T,“作士”也罷,都離不開周王的盛德,所以《詩集傳》曰:“此詩前三章言文王之德,為人所歸。后二章言文王之德,有以振作綱紀天下之人,而人歸之?!?/p> 全詩五章,每章四句。除第二章外,其余四章均以興為發(fā)端,這在《大雅》中是罕見的。 首章以“棫樸”起興。毛傳釋曰:“山木茂盛,萬民得而薪之;賢人眾多,國家得用蕃興?!贝耸菍阌髻t人。而《詩集傳》釋曰:“芃芃棫樸,則薪之槱之矣;濟濟辟王,則左右趣之矣?!币鉃楣嗄久?,則為人所樂用,君王美好,則為人所樂從。此是將棫樸喻君王。毛傳釋興,每每孤立地就興論興,所以興與下文的關系往往顯得牽強附會。朱熹釋興,總是將起興句與被興句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符合其“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的興的定義。就此章而言,朱熹的解釋似更為合理。 首章是總述,總述周王有德,眾士所歸。而士分文、武,故二、三篇又分而述之,以補足深化首章之意。 二章四句皆為賦。前兩句“濟濟辟王,左右奉璋”承上兩句“濟濟辟王,左右趣之”而來,而又啟出下兩句:“奉璋峨峨,髦士攸宜?!薄拌啊庇卸?,一為“牙璋”,發(fā)兵所用;一為“璋瓚”,祭祀所用。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云:“此詩下章言六師及之,則上言奉璋,當是發(fā)兵之事。故傳惟言半圭曰璋,不以為祭祀所用之璋瓚耳。”據(jù)此,此章則與下章一樣,均與武士有關。但馬瑞辰注意了下章的“六師”而疏忽了此章的“髦士”。“髦士”在《詩經)中凡二見,另一為《小雅·甫田》中的“攸介攸止,烝我髦士”?!陡μ铩返镊质靠隙槲氖浚ǘ嘁詾槭翘锂?,即農官),故此詩恐亦不例外。所以璋還是訓“璋瓚”為好。方玉潤《詩經原始》云:“及其歸心也,莫大乎承祭與征伐。文王承祭,‘奉璋峨峨’,無非‘髦士攸宜’,則其作文德之士也可知。”此言能得其實。 三章以“涇舟”起興。朱熹《詩集傳》以為舟中之人自覺劃動船槳實喻六師之眾自覺跟隨周王出征,云:“言‘淠彼涇舟’,則舟中之人無不楫之?!芡跤谶~’,則六師之眾追而及之。蓋眾歸其德,不令而從也?!狈接駶櫋对娊浽肌芬嘣疲骸拔耐跽鞣ィ鶐熿鑿?,有似烝徒楫舟,則其作武勇之士也又可見。”齊詩根據(jù)此章末兩句“周王于邁,六師及之”而斷定此詩是言文王伐崇之事,后人多有從之者。其實以詩證史可信,以史證詩難信,況且把詩中所言一一坐實并無多大意義,所以還是把此章看作泛言為好。 如果說前三章是以眾望所歸來烘托周王的話,那么后兩章則轉為直接的歌頌了。 四章以“云漢”起興。鄭箋曰:“云漢之在天,其為文章,譬猶天子為法度于天下?!币﹄H恒《詩經通義》云:“此章言文王法天之文章,以興文治而作人材也?!狈接駶櫋对娊浽肌吩疲骸埃ㄋ恼拢┮蕴煳挠魅宋?,光焰何止萬丈長耶!”諸家多認為“云漢”乃喻周王。末句“遐不作人(何不培養(yǎng)人)”雖是問句,實則是肯定周王能培育人。嚴粲《詩緝》云:“董氏曰:‘遐不作人,甚言其作也。”’類似的用法還見于《小雅·南山有臺》“樂只君子,遐不眉壽”、“樂只君子,遐不黃耇”。 末章的興義較難理解。朱熹在《詩集傳》中曰:“追之琢之,則所以美其文者至矣。金之玉之,則所以美其質者至矣。勉勉我王,則所以綱紀乎四方者至矣?!彼€在《詩傳遺說》中補充道:“功夫細密處,又在此一章,如曰‘勉勉我王,綱紀四方’,四方都便在他線索內牽著都動?!彼鹑藛枴懊忝慵词羌円徊灰逊瘢俊庇衷唬骸叭?。如‘追琢其章,金玉其相’,是那工夫到后,文章真?zhèn)€是盛美,資質真?zhèn)€是堅實?!倍吆隙灾?,也就是說:精雕細刻到極致,是最美的外表,純金碧玉到極致,是最好的質地,周王勤勉至極,有如雕琢的文彩和金玉的質地,是天下最好的管理者。如此釋詩,似太迂曲,所以很多人并不把前兩句視作興,他們認為,“追琢其章”、“金玉其相”的“其”指的就是周王,意謂周王既有美好的裝飾,又有優(yōu)秀的內質,而又勤勉不已,所以能治理好四方。汪龍《毛詩異義》謂此章“言文王圣德,綱紀四方,無不治理,又總著政教之美,官人之效。經之設文,蓋有次第矣”。他的分析是很中肯的。
詩詞大全
作者
古詩大全
別人正在查
http://www.ahhzjsj.com/shici_view_9a47b443ac9a47b4/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