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紺弩(1903-1986)新中國著名詩人、散文家、“20世紀最大的自由主義者”(周恩來戲語),湖北京山人。曾用筆名耳耶、二鴉、簫今度等。聶紺弩的詩作新奇而不失韻味、幽默而滿含辛酸,被稱作“獨具一格的散宜生體”。1986年于北京病逝。
人物簡介
聶紺弩(1903年1月28日-1986年3月26日)原名聶國棪,筆名紺弩、耳耶、悍膂、臧其人、史青文、甘努、二鴉、澹臺滅闇、簫今度、邁斯等,詩人、作家、編輯家、古典文學研究家,因在言論和詩詞中被加“現(xiàn)行反革命罪”服刑九年多后,于1976年獲釋。10月10日在入獄十年后獲釋,其作品《我若為王》選入人教版語文七年級課本。他是中國現(xiàn)代雜文史上繼魯迅、瞿秋白之后,在雜文創(chuàng)作上成績卓著、影響很大的戰(zhàn)斗雜文大家。在雜文寫作上,細紋恣肆、用筆酣暢、反復駁難、淋漓盡致,在雄辯中時時呈現(xiàn)出俏皮的風格。
家世家庭
著作書目
邂逅(短篇小說集)1935,天馬 語言·文字·思想(論文集)1937,上海大風書店 關于知識分子問題(雜文集)1848,上海潮鋒出版社 夜戲(短篇小說集)1940,改進 風塵(短篇小說集)1940,改進 歷史的奧秘(雜文集)1941,文獻 蛇與塔(雜文集)1941,文獻 早醒記(雜文集)1942,桂林遠方書店 嬋娟(劇本、小說雜文集)1943,桂林文化供應社 姐姐(小說)1946,桂林遠方書店 沉吟(散文集)1948,桂林文化供應社 天亮了(劇本、小說集)1949,香港人間書屋 兩條路(短篇小說集)1949,群益 元旦(詩集)1949,香港求實出版社 二鴉雜文(雜文集)1949,香港求實出版社 血書(雜文集)199,群益 巨象(散文集)1949,上海學習出版社 小鬼鳳兒(劇本)1949,新群 海外奇談(雜文集)1950,香港求實出版社 寸磔紙老虎(雜文集)1951,香港求實出版社 紺弩雜文集 1955,人文 紺弩小說集 1981,湖南人民 中國古典小說論集 1981,古籍 聶紺弩雜文集 1981,三聯(lián) 三草(舊體詩集)1981,香港野草出版社 紺弩散文(散文集)1981,人文 散宜生詩(舊體詩集)1982,人文 高山仰止(魯迅論專集)1984,人文 腳?。ɑ貞泴<?986,人文
軼事
聶紺弩落拓不羈,我行我素,不拘小節(jié),周恩來說過他是“大自由主義者”。當年《申報》的《自由談》上,有兩個人的雜文與魯迅神似,一是刻意學魯?shù)奶茝|,一是隨意為之的聶紺弩,他被認為是魯迅之后的雜文第一人。晚年,聶紺弩運交華蓋后又寫起舊體詩來,古怪而又美妙,實為文壇一絕,堪稱“我國千年傳統(tǒng)詩歌里的天外彗星”。 有人說,若論武略,聶紺弩可以為將;如論文才,他可以為相。若單看一看他青年時代的傳奇生涯,這一判斷就不為過了。 建國后的第一次文代會,聶紺弩和樓適夷作為香港地區(qū)的代表參加。會議結束前,他們接到通知,某首長在北京飯店接見。到了出發(fā)時間,可聶紺弩仍高臥在床,樓三番五次叫他也無結果,只得動手揭他的被子。他坐起來,睜開睡眼說:“要去,你就去?!薄凹s定的時間到了?!薄拔也还苣且惶?,我還得睡呢?!闭f完,他又鉆進被窩大睡去了。樓只得一人去見首長,還得為聶紺弩找一番托詞??墒?,直到會見結束,也沒有見到聶紺弩的影子。 不久,聶紺弩調回北京。馮雪峰對人說:“這個人桀驁不馴,都嫌他吊兒郎當,誰也不要,我要!”就這樣,他被安排到人民文學出版社,與樓適夷又成了同事。他自己說:我這個人 既不能令,也不受命,要我做領導工作是不行的。那時,他一人住在辦公樓后的一個大房間里。早上,別人都從遠處趕來上班,他才趿著拖鞋在房門外刷牙,有事還得到他的房間去找他。 在出版社,他平時對很多事無興趣,有時開會談到與他無關的事,他就會不耐煩地走開;有時正在傳達別人的話,他覺得與自己無涉,就不愿聽下去。他的意思是,這類事什么時候都與他無關,用他常說的話是:“我不在內。”既然不在內,也就不必知道。 “三反”運動時,他認為自己不管錢,貪污浪費都不沾邊,所以“我不在內”;至于官僚主義,他認為,自己不是出版社的主要領導,平時與人關系是嘻笑自如,談不上什么官氣,所以“我不在內”。但是,當有人借反對官僚主義攻擊馮雪峰時,他卻馬上站起來,用自己雜文風格的語言將攻擊者駁斥得啞口無言。這一次,他算是“在內”了。三在人文社,聶紺弩主持整理出版了包括《紅樓夢》、《水滸傳》等古典名著及一批古典文學選本。他自己則寫了幾十萬字的古典名著的研究論文,又成了頗有影響的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家。60年代初至“文革”前,在周恩來的過問下,他被安排在全國政協(xié)文史資料委員會任文史專員 ,潛心研究中國古典小說。 那時,住在半壁街的聶紺弩已是60左右的年紀,但是生活仍毫無規(guī)律,有時通宵寫作,有時整天睡覺,白天來了客人,只能先在客廳等候。其時,在北大荒一同改造的黃苗子,也已回到北京,雖然住家離半壁街有些距離,但為了抄一點美術資料,常常到聶府借書??吹剿顭o律,書桌、床頭、客廳四處是煙頭煙灰,就用一句舊小說的套頭來形容他是:放浪形骸第一,自由散漫無雙。 聶紺弩不僅寫了大量精彩的古典長篇小說人物論,而且他的詠《水滸》、《紅樓》等書中人物的律詩也在朋友間傳誦一時。如他的詠林沖的句子:“男兒臉刻黃金印,一笑身輕白虎堂。”寫得慷慨悲涼,催人淚下?;谒麑@幾部古典名著的造詣,黃苗子給他的書房提了一個齋額:三紅金水之齋,意思是:“三國紅樓金瓶水滸之齋”。不想,“文革”一開始,這齋額首先受到沖擊。一天,幾個戴著紅袖章的造反派來到聶府,指著那齋額問什么意思。毫無準備的聶紺弩急中生智,回答說:“思想紅、路線紅、生活紅,謂之三紅;‘金’是紅寶書上面的燙金字;‘水’是旗手江青姓的偏旁,因為尊敬,所以不敢直接寫出來?!睅拙湓捳f得來人目瞪口呆,但還是一把撕碎齋額,罵道:“你是什么人,你也配!”齋額被毀后,聶紺弩特意跑到黃苗子處報告前后經過,然后說:“將來你另外給我寫幅大的,我給你裱好再掛上。他們還沒有抄掉我的錢,我有錢,幾時我請你吃飯。” 從1929年在日本結識了自己的湖北同鄉(xiāng)胡風,由上海、武漢、桂林、重慶而北京,兩個人結下了終身患難情誼。1955年胡風事件中,所謂的“胡風分子”大多鋃鐺入獄,以聶紺弩與胡風的關系,自然也難脫干系,他被隔離審查。人們當時在他的一份交代材料中看到的第一句話是:“我比胡風分子還要胡風分子。”大概最終也沒有找到什么蛛絲馬跡,在給予“留黨察看”和“撤職”處分后,1957年上半年又回到了出版社。 逃了初一,跑不了十五。1957年下半年整風反右中他還是被定為右派,原因是他為周穎修改了一份有關整風的報告,修改和增添了幾句話,夫人被劃為老右,他也沾光了。1962年初,剛從北大荒回來的聶紺弩找到胡風的夫人梅志,要她設法盡快與不知生死何處的胡風聯(lián)系上。胡風被關押十年回來后,聶紺弩第一個上門來看望。胡風旋即被送往成都監(jiān)外執(zhí)行,還是聶紺弩趕來為他送行。此后兩個人還常有書信往來,不斷以詩作唱和。 在歷盡磨難后,兩個人先后出獄卻成了又病又老的老人,只有好友蕭軍雖也經災難卻健壯如昔。他曾弄了一輛車,把胡風拉到聶紺弩的病房,三人合了一張影留作紀念,而他們卻不能暢談如昔了。初出監(jiān)獄,周穎帶聶紺弩上理發(fā)店理發(fā),“覽鏡大駭,不識鏡中為誰”。九死一生歸來,形如鬼影,聶紺弩作《對鏡》四首以舒懷;胡風80壽辰聶紺弩作詩云:“無端狂笑無端哭,三十萬言三十年。”前句指胡風出獄后精神有時失常,“三十萬言”指胡風關于文藝問題的三十萬言《意見書》,“三十年”指胡風因這《意見書》而遭受的三十年的非人折磨。讀來讓人凄然。 在胡風事件中,舒蕪因提供胡風給他的信件使勢態(tài)迅速轉向而成為人們眼中的“猶大”不被人原諒。但是,舒蕪卻是聶紺弩的密友,聶紺弩對他還頗有好感。人們說這源于聶紺弩的愛才,其實,也源于他對歷史的洞察。 聶紺弩晚年向人講了這樣一個故事:1945年,胡風發(fā)表了舒蕪的《論主觀》一文后,就被認為是與毛澤東思想相沖突而受到批判,抗戰(zhàn)勝利后在香港又組織了對胡風的文藝思想的批判。解放后,在思想改造運動中,在廣西工作的舒蕪寫了文章批判自己的《論主觀》并發(fā)表了《致路翎的公開信》,對胡風的文藝思想的批判也逐漸升級。1954年夏天,老友何劍勛來北京看聶紺弩,在人民文學出版社的院子里他們碰到已調到這里工作的舒蕪,三人就一起出去吃飯。飯后,聶紺弩建議一起到離這不遠的胡風家看胡風。進了會客室,胡風好一會兒才出來,他與眾人寒暄后,就指著聶紺弩說:“老聶,你也太不像話了,隨便把什么樣的人都帶到我這里來?”聶紺弩一聽,就覺不妙,不想胡風當眾就對舒蕪表示不歡迎。 大家急忙出來,到北海去喝茶。 舒蕪說:“胡風太自信了,我手頭上就有他的幾封信,拿出來大家看看,很可以說明問題的。”聶紺弩只得勸說:“你在氣頭上,這種事,非同小可,冷靜了再說。”可能在這時候,上面又組織了對胡風的批判,舒蕪就拋出了胡風的信。聶紺弩認為舒蕪這樣做是為了泄私憤,這樣雖然不對,但是最后對胡風上升到反革命的高度,這是誰也沒有想到的。 1982年,舒蕪60歲時,聶紺弩寫詩相贈,其中有句:“錯從耶弟方猶大,何不討廷咒惡來?!彼J為,人們把舒蕪比作胡風的門徒是不對的。認為人們恨猶大而不恨送人上十字架的總督,是一大怪事。 他說:猶大的故事是編造的,這樣使人轉移目標。正如他系獄十年,源于某人告密,而他出獄后從不去追查告密者一樣。 漫長的監(jiān)獄生活,嚴重地戕害了他的身心。他的身體狀況越來越糟:腿部肌肉日漸萎縮,發(fā)展到手臂也不聽使喚,一條腿已經不能伸直,直至自己一點也動彈不得,連腦袋從枕頭上抬起來的力氣都沒有了。每天只能靜靜地躺在床上。他拒絕住院,最后,連吃藥也拒絕了。11月10日,在紙上歪歪扭扭、模糊不清地寫下《雪峰十年忌》詩二首,遂成絕筆。 1986年3月26日,下午4點25分,聶紺弩終于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溘然長逝于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據(jù)說,3月26日這一天,他對守候在床邊的周穎說:“我很苦,想吃一個蜜橘?!?周穎剝了一個蜜橘給他。他一瓣一瓣地把蜜橘全吃了下去,連核兒都沒吐。吃完后,他說:“很甜,很甜。”接著,就睡著了,睡得又香又沉,再也沒醒過來。 有人稱聶紺弩為“才子”,也有人說他是典型的“文人氣質”,還有人以為他是“名士派作風”。在現(xiàn)代中國,魯迅那種“樂則大笑,悲則大叫,憤則大罵”的境界,罕有企及者,聶紺弩庶幾近之。鐘敬文《懷聶紺弩》有詩:“憐君地獄都游遍,成就人間一鬼才?!?聶紺弩的文采風流,聶紺弩的精神深度,聶紺弩的人格境界,已近乎絕唱矣。
與黃苗子
黃苗子:昨夜見黑帖 唧唧復唧唧,老來醫(yī)院息。不聞機杼聲,唯聞刀劍戟。問你何所思,問你何所憶。昨夜見黑帖,妖風卷臭腥。罪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是臥底,阿爺害人精。阿爺陷好人,投之入死檻。 該詩落款時間是2009年10月,是黃苗子躺在北京朝陽醫(yī)院病床上寫的,是未完稿。這一年3月,章詒和在南方周末撰文《誰把聶紺弩送進了監(jiān)獄》,之后引起千層浪,該詩書寫的應是黃苗子當時的心境。 黃苗子之子黃大剛回憶,章詒和關于聶紺弩的文章在南方周末刊登見報的當天,家里人就已通過各方朋友獲悉,“當時父親住院,我們一直瞞著他。當時謠言很多,有些說(黃苗子)默認了。”黃大剛說,直到2009年5月,父親的一位朋友不相信謠傳,拿著報道復印件去醫(yī)院看望,黃苗子這才得知此事。 黃大剛說,隨后他剛到醫(yī)院,父親就把那張報紙復印件給了自己,“說‘你看看這個’。他當時雖沒多說什么,但對我不太滿意,覺得我們瞞著他?!币蚺律鷼庥绊懤先私】?,此后很長一段時間,黃家對這一話題盡量避開不談,或有意岔開,但黃苗子時會提起。黃大剛回憶,有次父親感慨,“沒想到,老了老了還碰上這么一件事”。 2009年夏天,黃苗子出院后,家人擔心老人上網,便斷了網線?!八屛覀兓謴停覀兙透鞣N理由搪塞。”黃苗子一度找到在電信工作的朋友,“當時那朋友慌著給我報告,說‘耗不住黃老,牛都吹了,說有根電話線我就能讓你上網’?!痹邳S苗子頻繁催促下,全家耗了半個月,最終不得不恢復網絡。 章詒和生前評價 黃苗子生前對章詒和作何評價?對此,黃大剛告訴南都記者,父親曾提起他和章詒和在一起吃過幾次飯,交情不深?!案赣H覺得章詒和的《往事并不如煙》寫得不錯,他很欣賞章的文筆,但也說章寫聶紺弩的部分‘看著不大舒服,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兒。聶紺弩和周穎兩人關系很好,而且周大姐也不是那種人’?!?章詒和:保持沉默 南都記者連線章詒和本人。對于黃苗子的遺詩以及相關發(fā)言,章詒和表示,“不想就這些問題發(fā)表任何個人看法或感受”。 誰把聶紺弩送進了監(jiān)獄? 發(fā)表于《南方周末》 2008年春夏之交,謝泳從廈門出差到北京,我約了幾個朋友一起吃早茶。邊吃邊聊,你一言我一語,無主題地東拉西扯。坐在身邊的謝泳低聲對我說:“最近,我看到一份關于聶紺弩的檔案材料,很吃驚?!?我問:“吃驚什么?” 他說:“聶紺弩的告密者,主要是像黃苗子這樣的一些朋友?!?我瞠目結舌,半天回不過神來。事情太突然,太意外,太恐怖! 謝泳說:“告密材料一直匯報上去,羅瑞卿批示:‘這個姓聶的王八蛋!在適當時候給他一點厲害嘗嘗?!?難以置信!我的腦子全亂了。 一年后,我在2009年2月刊紀實版《中國作家》雜志上,看到了謝泳所說的《聶紺弩刑事檔案》(簡稱“聶檔”),全文十余萬字。作者寓真,系山西省資深政法工作者。他用事實說話,以解密了的檔案材料為憑,系統(tǒng)又完整地揭示出聶紺弩冤案的真相?!叭ヱR來船相上下,長波大浪與縱橫”(聶詩),我一口氣讀完,大慟,大悲。淚如大河,決堤而下。文中之人,我大多認識,甚至很熟悉。但一部“聶檔”使他們的面孔變得模糊不清,甚至陌生起來。事實就擺在那里,一切都是無法回避,也無可辯駁:長期監(jiān)視、告發(fā)聶紺弩的不是外人,而是他的好友至交。我必須認同作者的結論——聶紺弩入獄不是紅衛(wèi)兵扭送的,也非機關造反派搗鬼,而是他的一些朋友一筆一劃把他“寫”進去的。 詩人邵燕祥看了“聶檔”,內心非常沉重。他在發(fā)表的一篇文章里說:“今天的年輕人,看國外警匪片、國內電視劇,處處有線人、臥底、‘無間道’,諜影重重,英雄孤膽,看得緊張過癮,甚至心向往之。他們想必是想象自己處于‘正方’,才能這般心安理得。他們不知道,他們的父兄一不是殺人放火的黑道,二不是走私販毒的幫伙,卻在很長時段里,曾經生活在被監(jiān)控、被告密的恐懼之中……”(《牢頭獄霸的前世今生》,載《南方都市報》2009.3.5) 聶紺弩戴上右派帽子以后,發(fā)配到北大荒勞動改造,于1960年冬季返回北京。告密行為是從1962年開始的。也就是說,聶紺弩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通過身邊的人及時匯報上去,并進入專政機關的檔案的。長年累月的告發(fā)檢舉,聶的問題性質日趨嚴重。依據(jù)事實,寓真把檢舉人分為兩類。一類是戴浩(湖北人,電影家)、向思賡(湖北人,曾參加左聯(lián),1949年后為中學教師)、吳祖光(戲劇家)、陳邇冬(作家、時任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鐘敬文(教授,民俗學家),他們與聶紺弩有著密切往來,到了“文革”時期,在人身自由被限制的情況下,被迫寫有交代檢舉材料。另一類是幾年來(1962—1967)一直“積極配合公安機關”的,包括王次青(先后在出版總署和版本圖書館工作)、黃苗子等。 1962年9月12日遞交的第一份密告材料開頭是這樣的:“我昨天去找了聶,與他‘暢談’了一陣……一個晚上我得到了一點東西,破去不少鈔,總算起來在20元以上了。茲將他的談話,盡最大真實地記錄下來?!边@第一段話里,單是“暢談”、“破鈔”以及“盡最大真實地記錄”幾個詞組,其主動性就不言而喻了。一共寫了10頁。這里截取聶紺弩談論反右的片段:“你要殺人,你就殺吧,但是殺了以后怎么辦?章伯鈞一開始的時候就說:‘只要對國家、對大局有好處,你們要借我的頭,我也很愿意。’要借我(指聶)的頭,我也愿意,可是我話還是要說的。(著重,聲激憤)現(xiàn)在搞成什么樣子,他們要負責,全國都要負責,只有我們不負責,只有我們(手指連敲桌子)!”不得不佩服人家的記性和手筆,寫得形神兼?zhèn)洹?由于坐探當?shù)贸錾?,到?964年,聶紺弩的反動言行和寫作,就被頻頻搜集起來,摘編成專政機關的簡報送到了高層。告密者行文如操刀,字字見血,刀刀入肉。于是,就有了那個“王八蛋”的批示。羅瑞卿還批示道:“聶對我黨的誣蔑攻擊,請就現(xiàn)有的材料整理一份系統(tǒng)的東西研究一次,如夠整他的條件……設法整他一下?!?到了1966年春的“文革”前夕,聶紺弩的“反動”言論已有上百頁之多。內容有關于寫作的,有關于文化的,更多的是對時局的議論。2月18日的材料匯報聶的言論如下:“現(xiàn)在農夫也不好當。從前的農夫向地主納了地租之外,那塊地怎么種,他有完全的權利?,F(xiàn)在的農夫一點權利都沒有……這樣的制度是無法搞生產的?!薄艾F(xiàn)在主要問題是人的權利問題,自由問題……”像聶紺弩這樣的在野文人、失意墨客、當代清流,即使發(fā)配北大荒,也不可能“出世”。他們打探的是朝廷,掛念的是天下,感興趣的是政事。聶紺弩只要與同類聚會,三杯酒下肚,那議論與牢騷就一起冒出來了。他思想敏感,獨具慧眼,在驚人之語中,有深刻,有調侃,也有偏頗。這是中國文人需要的心理安慰,也是十分渴望的精神釋放。 都是幾十年的朋友,都是頭戴右派帽子,都是有才氣的文化人,誰防備誰?時局盡管緊張,無奈聶紺弩是“潭深千尺歌尤好,酒滿三巡肉更香”(聶詩)。好友加好酒,他說話就越來勁,話的分量也就越重。1965年8月4日,幾個人在聶家一起吃晚飯。飯后,聶紺弩談興來了,大放“厥詞”。他說:“有許多事情,我們會覺得奇怪,你想:一個普通人,總不能不看報紙吧,天天看報紙都看到自己怎樣偉大,怎樣英明,你受得了受不了?從個人來講,不管怎么偉大英明,也總有不偉大不英明之處。從黨和組織來說,不管怎樣正確也總有不正確之處。都好了,都對了,都正確了,那就是什么呢?那就是完了。這是不可能的,是不辯證的?!蔽铱吹贸鰜?,寓真公布的檔案材料是經過嚴格挑選、細心鋪排的。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那些異常激烈的言論,其實并未刊出。聶紺弩和我父親(編者注:章伯鈞)一樣,在私人聚會的場合,會直呼其名,會拍桌子瞪眼睛地大罵,還會講臟話。出語刻毒和文風犀利是等量的,都是思想光芒的投射!這才是聶紺弩。 聶紺弩怎么會和這樣一些人往來?理由太簡單了:因為他只能和這樣一些人往來,就像反右之后我的父母只能和羅隆基等人往來一樣。1961年,聶紺弩剛從北大荒回京。為自己的工作安排,特意拜訪老朋友、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邵荃麟。邵接待了他:斟了一杯酒,送了兩包煙。隨后說:“老聶,你不要再找我了,你的事我做不了主啊?!焙髞?,聶紺弩寫下這樣的詩句: 空屋置我一杯酒,也無肴核也無糖。 其時三年大災害,誰家有酒備客嘗。 舉杯一飲無余瀝,淚落杯中淚也香。 臨行兩包中華牌: 老聶老聶莫再來,我事非盡我安排。 獨攜大赧出君門,知我何世我何人! 知我何世我何人——讀著這樣沉痛的詩句,我能想象出聶紺弩的狼狽與赧然,能體味到他內心的屈辱和憤然。現(xiàn)實的處境及困頓,他只得與同類為伍了。 因為都以現(xiàn)行反革命罪入獄判刑,我與聶紺弩是難友。1978年我出獄后,在聶家有一次痛飲和暢談。我與他互相交換“案情”。 他問:“小愚,你是因為什么進去的?” 我說:“兩條,一是反動言論,二是寫反動日記?!?聶大笑。說:“好哇,小愚和我犯一樣的罪。我是說反動話,寫反動詩詞?!?我說:“我的反動話,主要是攻擊江青?!?聶大悅。叫道:“李大姐(編者注:章詒和之母李健生),小愚和我惡毒攻擊的是一個人!來,為了這個,我們要單獨喝一杯?!?我告訴聶紺弩:當時專政機關認為,章詒和光有別人檢舉的反動言論還不夠,要把她釘死在罪行上,還必須有文字。于是,指使劇團造反派出面抄走了我的所有日記、札記、手稿,共17大本。他們終于找到所需的證據(jù)。白紙黑字,跑不掉了。聶紺弩也如此!“王次青寫的檢舉材料,主要是關于聶的言論”,還需要白紙黑字的東西。這東西,就是詩了。詩是要人欣賞的,特別需要有鑒賞能力的人欣賞。所以,聶每有新詩,都要出示于人或寄贈好友。黃苗子既是識者,又是好友?!奥櫧C弩贈詩較多的是給黃苗子,但送給黃的詩篇,不知為何都進入了司法機關。”可惜,公安機關的人不懂詩,于是上面又指示:“這些詩要找一些有文學修養(yǎng)的人好好解釋解釋,弄明白真實的意思。若干典故也要查一查。”詩無達詁,古體詩含蓄、工整、優(yōu)雅,內涵無窮的寓意。你可以從正面理解,他可以從反面來分析。大量的聶詩,找誰來破譯?公安機關負責人還是聰明,說:叫詩的提供者來當詮釋者。黃苗子也沒有辜負他們,把每首詩里的“反意”都摳了出來。書中,寓真列出許多首詩。這里,僅舉三例。 冰 道 冰道銀河是又非,魂存瀑死夢依稀。 一痕界破千山雪,匹練能裁幾件衣。 屋建瓴高天并瀉,橇因地險虎真飛。 此間多少降龍木,月下奔騰何處歸。 這首詩作于北大荒。前面六句是描寫利用冰道運送木材。問題是最后兩句,大意是:當年為了保衛(wèi)大宋江山,楊家將費了許多勁,去找降龍木,降龍木這種寶貝在北大荒這里卻有的是。意指在那里勞動的“右派”都是天下奇才。但是,在這月色茫茫的夜里,一任它在冰道上滑走,它們將滑到哪里去呢? 吊若海 鐵骨鋼筋四十年,玉山驚倒響訇然。 半生兩袖多奇舞,一死雙冠夠本錢。 不信腸癌能損爾,已無獄吏敢瞞天。 只身攜得雙兒女,新婦飄零何處邊? 若海是指黃若海,青年藝術劇院的演員,1957年的“右派”兼反革命,在勞改中患腸癌,于1960年死去。詩意是:40年來你的身體像鐵骨鋼筋一樣結實,可是忽然就死去了。你這半生是個演員,劇演得好(多奇舞),死的時候又戴著“右派”和“反革命”兩頂帽子,真是夠本錢了!我不相信單是腸癌就能要了你的命,是那些“獄吏”平日不早向上面報告,不替你醫(yī)治,才使你喪了命!直到你死了,他們再不敢隱瞞上面了??蓱z的是你那孤孤零零的妻子帶著一雙兒女,他們在這茫茫人海中飄零到哪里去呢? 轱轆體之一 紫傘紅旗十萬家,香山山勢自欹斜。 酒人未至秋先醉,山雨欲來風四嘩。 豈有新詩悲落木,怕揩老淚辨非花。 何因定要良辰美,苦把霜林凍作霞。 1962年秋,聶紺弩與麥朝樞 (“民革”成員,戴過“右派”帽子,任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等游香山,麥以詩寄聶,中有“紫傘紅旗十萬家”之句,聶取之作轱轆體五首,這是其中一首。這首詩似有所指,有可能是影射國際或國內形勢,主要意思包含在后面六句。大意是:在這深秋的時刻,秋風颯颯,山雨欲來的前夕,面對這落葉蕭瑟的景色,傷感得寫不出詩來,也怕拭清我這昏花老眼去辨認那些是非。秋天就是蕭瑟的秋天,可是有些人偏要把它說成是美麗的,矯揉造作地把木葉凍作彩霞來裝點這蕭條世界。 有了言論,有了文字,罪證齊備,抓捕聶紺弩的日子到了。山雨欲來風滿樓,他是有預感的,鐘敬文也勸他焚詩,聶紺弩有些慌張,開始燒詩,還跟別人(如黃永玉)打招呼:“你就罵我好了。罵我什么也沒關系……說頂討厭聶某人也可以,但你不必提到我做詩呀!”然而,一切都晚了?!八念櫭CS嘁晃遥恢媳迸c西東”(聶詩),處于絕境的詩人,感到深深的孤獨。 用文化人監(jiān)視、告發(fā)文化人,決不是我們這里才有的,也非今天才有。俄國沙皇尼古拉一世統(tǒng)治時期,不少審查官就是19世紀俄國作家。在德國,著名的海德格爾就對老師胡塞爾實施“無形”迫害。我們國家自先秦以來就有了告密制度,最有名的則是朱元璋的錦衣衛(wèi)。極權制度是制造告密者的根源,統(tǒng)治者希望每一個人都是告密者,而每一個人又都可能被告發(fā)。這樣,朝廷才便于監(jiān)視和控制,政權才能有效打擊異端,及時翦除異己,以鞏固統(tǒng)治。“文革”期間的告密行為是在“革命”“正義”的旗幟下進行的,只要能夠保衛(wèi)紅色江山,無論怎樣告密,采取何種方法,哪怕是告發(fā)父母,哪怕是暗中竊聽,都是好樣的,也都是“合法”的。所以,告密者毫無負罪感。有關部門所網羅的告密者,大多是有特長、有才氣、有成就,也有些名氣的人。因為只有他們,才有可能接觸到政壇人物、思想精英和文化大家。一旦你被盯上了,那么政治厄運就悄然逼近,自己還渾然不知。 這里,我還要說一句,黃苗子永遠不知道,就在他監(jiān)視密告聶紺弩的同時,也有一個文化人在監(jiān)視密告他。 的確,聶紺弩平反后,依舊和告密者往來、吃飯、聊天、唱和。難道他不知道是誰出賣了自己嗎?不知道黃某人曾給自己注詩嗎?我知道他知道,他完全知道。1982年10月25日聶在給朋友的一封信里,這樣寫道:“我實感作詩就是犯案,注詩就是破案或揭發(fā)什么的?!蔽沂沁^來人,對此深有體會。比如預審員問:“你說過周恩來喜歡孫維世嗎?”一聽,立馬知道這句話,我是在什么場合、什么時間講的,又是誰檢舉的。聶紺弩當然清楚誰是告密者。那為什么他毫不“計較”呢? 作者寓真有十分中肯的分析:一個原因是戴浩、向思賡、吳祖光、陳邇冬、鐘敬文等人的檢舉是在“文革”中聶紺弩遭關押后,被迫寫出的。另一方面是由于聶紺弩的超凡絕俗,大度豁達。但是,我認為他的淡然處之,是因其內心有著更深的痛與苦,不可對人言的痛與苦。事情不是那么簡單。聶紺弩出獄后,常常突然不講話,一連數(shù)日向壁而臥。有一次,聶的夫人周穎來找我的母親,說:“你快去看看老聶吧,我實在拿他沒有辦法了。” 母親帶著我去了。聶紺弩翻身起床,并打發(fā)周穎去買熟食。周離開房間,一直沉默的他劈臉問道:“海燕(聶之女)的自殺,你們?yōu)槭裁床桓嬖V我真相?” 母親沉默。 “你知道海燕的遺言吧?”聶紺弩問。 “知道?!蹦赣H答。 “她在紙上寫的那句話,我會琢磨一輩子,除非我咽氣。” 母親勸道:“老聶,你不要這樣,事情過去了?!?“李大姐,你怎么也說這個話!事情能過去嗎?”他用手不停地戳著心臟部位,自語:“永遠過不去。永遠過不去!” 母親不做聲。 “你不說,我來說!她的遺言就是她的死因,李大姐……你說海燕發(fā)現(xiàn)了什么……”母親聽不下去,伸出一只手掌,斷喝道:“老聶,不要講了,我不許你講?!?所有的人都哭了。有的事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慘苦,而聶紺弩每日每夜地面對這個慘苦。你說,他還有心思去“計較”別人嗎?聶紺弩死前說的最后一句話,就是:我很苦?!笆コ钫叨紴樽?,天下罪人竟敢愁”(聶詩),他在世,堅不可摧,他死后,精魂不散。 聶紺弩去世后,出賣他的人寫懷念文章,那里面沒有一點歉意。 人在陰影中呆久了,便成了陰影的一部分。有些東西靠生命和時間,是無法帶走和沖洗干凈的。即使抹去了,想必會在未來的某個時刻,以另一種形式與我們不期而遇。 2009年3月淚書于北京守愚齋
活動年表
詩詞大全
古詩大全
別人正在查
好86網為您提供聶紺弩簡介,聶紺弩是哪個朝代的詩人,聶紺弩古詩大全,聶紺弩的詩,聶紺弩作品目錄
http://www.ahhzjsj.com/shiren_view_9b9dc643ac9b9dc6/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