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性色福利在线视频福利|欧美v日韩v亚洲v最新在线|日韩女同在线二区三区|在线免费看片a欧美

      <td id="ivdo3"><tr id="ivdo3"></tr></td>
      <track id="ivdo3"><tbody id="ivdo3"><noframes id="ivdo3"></noframes></tbody></track>

    • 
      
      <center id="ivdo3"></center>

      好工具>新華字典>C>chao>>抄是什么意思

      抄怎么讀

      拼音:chāo

      注音:ㄔㄠ

      筆順讀寫:橫、豎鉤、提、豎、撇、點(diǎn)、撇

      抄的筆順

      hao86教你查字典:拼音查字法先查音序ch聲母,再找音節(jié)ao韻母,聲中找抄(chāo)字對應(yīng)頁碼到該頁即可; 部首查字法先查字部首,再查畫找到字和與之對應(yīng)頁碼到該頁即可.

      抄的部首:
      抄的筆畫數(shù): 7
      抄的結(jié)構(gòu): 左右
      抄的繁簡對應(yīng):
      抄的五筆: RITT
      抄的五行:
      抄的部外筆畫: 4
      抄的統(tǒng)一碼: 6284
      抄的倉頡: QFH
      抄的鄭碼: DKM
      抄的四角: 59020
      抄的電碼: 2113
      抄的區(qū)位: 1913
      筆順編號: 1212343
      英語翻譯: copy, confiscate, seize
      異體字:
      抄是什么意思
      抄字基本解釋

      (1)(動(dòng))【hao86.com好工具】謄書:~書|~文件|~稿子。

      (2)(動(dòng))照著別人的作品、作業(yè)等寫下來當(dāng)做自己的。

      (3)(動(dòng))搜查并沒收:查~。

      (4)(動(dòng))從側(cè)面或較近的小路過去:~近道走。

      (5)(動(dòng))兩手在胸前相互地插在袖筒里:~著手。

      (6)同“”(chāo)。

      抄字詳細(xì)解釋

      動(dòng)詞

      (1) (形聲。從手,少聲。本義:叉取)

      (2) 同本義

      (3) 掠取,搶掠 。如:抄暴(以武力掠取);抄奪(搶劫掠奪);抄掠(搜劫他人財(cái)物)

      (4) 抄寫 。如:抄集(抄錄編集);抄白(抄本;副本)

      (5) 搜查并沒收

      而抄捕南海館之報(bào)忽至?!濉?梁啟超《譚嗣同傳》

      (6) 又如:抄籍(抄沒并登記歸公);抄沒(查抄沒收)

      (7) 從側(cè)面繞過去 。如:抄擊(繞道擊敵);抄近(走近路)

      (8) 兩手交叉在胸前或背后插在袖筒里 。如:抄手;抄著腰(叉著腰)

      (9) 順手牽羊拿走 。如:誰把我的字典抄走了

      (10) 迅速拿起 。如:抄起一把鍬就走了

      名詞

      匙子;小勺

      兩個(gè)初煨黃栗子,半抄新炒白芝麻?!肚迨犯濉?/p>

      抄字康熙字典

      抄【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4畫

      《唐韻》《韻會(huì)》《正韻》楚交切《集韻》初交切,??與鈔同。叉取也。《杜甫詩》飯抄雲(yún)子白?!俄n愈詩》匙抄爛飯穩(wěn)送之。

      《廣韻》略取也。《魏志·太祖紀(jì)註》抄略諸郡。

      《增韻》謄寫也?!锻ㄋ孜摹氛谌≈^之抄,寫錄之目亦謂之抄。

      姓。明永樂中有舉人抄思。

      《集韻》楚絞切,音炒。抄掠也。

      《唐韻》初教切《集韻》《韻會(huì)》楚教切,??鈔去聲。亦略取也。

      《集韻》桑何切,音娑。摩挱之挱亦省作抄?!都崱坊蜃鲹?。本作鈔。

      抄字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劋【卷四】【刀部】

      絕也。從刀喿聲?!吨軙吩唬骸疤煊脛そ^其命?!弊有∏?/p>

      說文解字注

      (劋)絕也。夏書甘誓。天用劋絕其命。天寶巳前本如是。釋文曰劋子六反。玉篇子小反。馬本作剿。宋開寶巳前本如是。今玉篇?jiǎng)ぷ有∏?。絕也。剿同上。此顧希馮之舊也。自衞包改劋爲(wèi)勦。以刀部訓(xùn)絕之字。改爲(wèi)力部訓(xùn)勞之字。於是五經(jīng)文字力部曰。勦見禮記。又見夏書。而刀部反無剿字。開寶中改釋文劋爲(wèi)勦、剿爲(wèi)巢。羣經(jīng)音辨、集韻等皆云勦、絕也。重紕貤繆。莫能諟正。葢衞包當(dāng)日改劋爲(wèi)從刀之剿猶可說也。改爲(wèi)從力之勦則不可說矣。王莽傳。郭欽封劋胡子。又詔曰。將遣大司空征伐劋絕之矣。此用夏書也。外戚傳。命樔絕而不長。此假借字也。說文水部?、讀若夏書天用勦絕。此必淺人以衞包本改之也。曲禮。毋剿說。字從刀、不從力。從刀。喿聲。子小切。二部。周書曰。周者夏之誤。天用劋絕其命。

      抄的方言集匯

      ◎ 粵語:caau1
      ◎ 客家話:[海陸豐腔] cau1 [梅縣腔] cau1 [沙頭角腔] cau1 [客英字典] cau1 [臺灣四縣腔] cau1 [客語拼音字匯] cau1 cau4 [陸豐腔] cau1 [寶安腔] cau1 [東莞腔] cau1
      ◎ 潮州話:cau1

      抄的字源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