幭是什么意思
幭字基本解釋
-
1.古代車前橫木上的覆蓋物。
2.hAo86.com頭巾。
幭字康熙字典
幭【寅集中】【巾部】 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15畫
《唐韻》《集韻》莫結切,音蔑?!墩f文》蓋幭也。
又《說文》一曰襌被。
又《玉篇》帊幞也?!稉P子·方言》襎裷謂之幭?!对]》卽帊幞也。
又《類篇》勿發(fā)切,音帓。義同。
又與幦同?!都崱奋嚫惨?。《詩·大雅》鞹鞃淺幭。《傳》淺,虎皮淺毛也。幭,覆式也?!妒琛穾献郑Y記作幦,周禮作
,字異而義同。襎字原從衤從否作。
幭字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幭【卷七】【巾部】
蓋幭也。從巾蔑聲。一曰襌被。莫結切
說文解字注
(幭)葢幭也。幭之言幎也。大雅淺幭傳曰。淺、虎皮淺毛也。幭、覆式也。按幭之本義不專爲覆軾。而覆軾其一端也。司馬彪、徐廣曰。乘輿車文虎伏軾。龍首衡軛。文虎伏軾卽經(jīng)之淺幭。龍首衡軛卽經(jīng)之金厄也。說詳詩經(jīng)小學。曲禮素簚注。簚、覆笭也。釋文。簚、本又作幭。者正字。簚者叚借字也。篇、韻皆以帊幞釋幭。今義也。從巾。蔑聲。莫結切。十五部。一曰襌被。別一義。被、?衣也。
幭的方言集匯
◎ 粵語:mik6 mit6
◎ 客家話:[海陸豐腔] met8 [客英字典] met8 [臺灣四縣腔] met8 [梅縣腔] met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