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籠。
(2)篝火;原指用籠子罩著的火;現(xiàn)指在野外或空曠的地方燃燒的[hao86.com好工具]火堆。
名詞
(1) (形聲。從竹,冓(
)聲。本義:竹籠) 同本義篝,笿也,可熏衣。——《說(shuō)文》。方言注:“今熏籠也?!?/p>
夜篝火?!妒酚洝り惿媸兰摇?/p>
(2) 上大下小而長(zhǎng),可以盛物的竹籠。如:篝石(以竹籠盛石塊);篝燈呵凍(置燈于籠中,并以口氣噓物取暖。喻寫(xiě)作之勤奮);篝車(chē)(指水車(chē));篝簍(竹筐)
(3) 指熏籠。如:篝衣(把衣服放在熏籠上烘干或烘暖)
篝【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畫(huà):16畫(huà),部外筆畫(huà):10畫(huà)
《廣韻》古侯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居侯切,音鉤?!墩f(shuō)文》笿也,可薰衣。《揚(yáng)子·方言》篝,陳楚宋魏之閒謂之牆居?!豆]》今薰籠也?!稄V雅》篝,籠也。《史記註》篝火,以籠覆火也。
又負(fù)物籠?!额?lèi)篇》上大下小而長(zhǎng),謂之篝笭。《史記·滑稽傳》淳于髠曰:道傍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而祝曰:甌簍滿(mǎn)篝。
又《類(lèi)篇》居切《正韻》古
切,
音
。竹器也。《正韻》亦作
。
說(shuō)文解字
篝【卷五】【竹部】
笿也。可熏衣。從竹冓聲。宋楚謂竹篝牆以居也。古侯切
說(shuō)文解字注
(篝)笿也??裳隆0匆沧盅芪?。當(dāng)云笿可熏衣者。廣韻曰。熏籠。從竹。冓聲。古侯切。四部。宋楚謂竹篝牆居也。各本牆居之閒誤衍以字。方言曰。篝、陳楚宋魏之閒謂之牆居。廣雅。篝、籠也。薰篝謂之牆居。
篝的方言集匯
◎ 粵語(yǔ):gau1
◎ 客家話:[臺(tái)灣四縣腔] kieu1 [客英字典] geu1 [海陸豐腔] kieu1 [梅縣腔] geu1 [寶安腔] giu1 [客語(yǔ)拼音字匯] geu1
◎ 潮州話:gau1
篝的字形對(duì)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