镵是什么意思
镵字基本解釋
(1)(名)古代一種柄長而彎曲的掘土工具。
(2)(動)〈【hao86.com好工具】文〉刺;扎:~云(刺入云天;形容高)。
镵字詳細解釋
名詞
犁鐵,即犁頭 。與鏵相類而形制不同,銳利厚重,適宜開墾生地。也指裝有彎曲長柄的長鑱,用以掘土
使史更敝衣,草屨,背筐,手長镵,為除不潔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镵字康熙字典
鑱【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畫:25畫,部外筆畫:17畫
《唐韻》士銜切《集韻》《韻會》鋤銜切,音巉?!墩f文》銳器也?;蜃??!妒酚洝け怡o傳》鑱石橋引?!端麟[註》鑱,仕咸反。謂石針也。謂按摩之法,夭橋引身,如熊顧鳥伸也。
又《廣韻》吳人云犂鐵?!抖鸥Αぴ⑼瓤h歌》長鑱長鑱白木柄,我生託子以爲命。
又《玉篇》刺也,鏨也?!墩滞ā放c通。《韓愈·送區(qū)弘南歸詩》洶洶洞庭莽翠微,九疑鑱天荒是非。《宋郊詩》激切波瀾立,鐫鑱物象危。
又藥鑱?!侗阕印ひ菝窬怼泛雾毢蹊伓υ铡!蛾戇[詩》正令不遇亦何慊,藥鑱丹爐老靑嶂。
又《廣韻》士懺切《集韻》仕懺切,音?。鑱土具。
镵字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鑱【卷十四】【金部】
銳也。從金毚聲。士銜切
說文解字注
(鑱)銳也。從金。毚聲。士銜切。八部。
镵的方言集匯
◎ 粵語:caam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