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詞
(1) (形聲。從足,倉聲。本義:行走有節(jié)奏的樣子)
(2) 同本義
蹌,動也?!墩f文》
巧趨蹌兮,射則臧兮?!对姟R風·猗嗟》
蹌捍凌越。——傅毅《舞賦》。注:“馬走疾之貌?!?/p>
(3) 蹌蹌
蹌蹌,動也?!稜栄拧?/p>
濟濟蹌蹌?!对姟ば⊙拧こ摹?/p>
蹌蹌濟濟?!对姟ご笱拧す珓ⅰ?。箋:“士大夫之威儀也?!?/p>
朝庭之美,濟濟蹌蹌。——《荀子·大略》。注:“有行列貌?!?/p>
鳥獸蹌蹌?!队輹?/p>
笙鏞以間,鳥獸蹌蹌?!稌ひ骛ⅰ?/p>
鳳鳥蹌蹌,匪堯之庭。——《法言·問明》
天子穆穆,諸侯皇皇,大夫濟濟,士蹌蹌?!抖Y記·曲禮》
(4) 另見
動詞
(1) 走。也作“蹡”
蹡,走也?;驈膫}。——《集韻》
(2) 急趨 。如:蹌捍(疾馳的樣子)
(3) 另見
蹌【酉集中】【足部】 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10畫
《唐韻》七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千羊切,音鏘?!墩f文》動也?!稜栄拧め層枴粉勠?,動也。《註》恐動趨步?!对姟R風》巧趨蹌兮。《傳》蹌,巧趨貌。
又《大雅》蹌蹌濟濟?!豆{》士大夫之威儀也?!抖Y·曲禮》士蹌蹌?!夺屛摹粉?,本又作鶬,或作鏘。
又《書·益稷》鳥獸蹌蹌?!夺屛摹肺杳?。
又《集韻》七亮切。與蹡同。走也。
說文解字
蹌【卷二】【足部】
動也。從足倉聲。七羊切
說文解字注
(蹌)動也。從足。倉聲。七羊切。十部。
蹌的方言集匯
◎ 粵語:coeng1
蹌的字源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