謫是什么意思
謫字基本解釋
-
見“hao86.com謫”。
謫字康熙字典
謫【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11畫
《唐韻》《集韻》《韻會》陟革切,音摘。與讁同。《廣雅》責(zé)也。《玉篇》咎也,罪也,過也,怒也。《類篇》罰也?!蹲髠鳌こ墒吣辍穱又單摇!对]》譴責(zé)也?!妒酚洝ど晖兰蝹鳌纷h以謫罰,侵削諸侯?!肚皾h·武帝紀(jì)》天漢元年,發(fā)謫戍,屯五原?!独献印さ赖陆?jīng)》善言無瑕謫。
又變氣也。《左傳·昭三十一年》日始有謫。
又《玉篇》治革切《集韻》士革切,音賾?!稉P(yáng)子·方言》怒也?!对]》相責(zé)怒也。
又《集韻》丁歷切,音的。亦罰也。
又葉竹棘切,音陟。《柳宗元·懲咎賦》幸皇鑒之明宥兮,纍郡印而南適。惟罪大而寵厚兮,宜夫重仍乎禍謫?!墩f文》本作。
謫字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謫【卷三】【言部】
罰也。從言啻聲。陟革切
說文解字注
(謫)罰也。從言。啻聲。陟革切。十六部。
謫的方言集匯
◎ 粵語:zaak6
◎ 客家話:[臺灣四縣腔] zak7 [客語拼音字匯] zag5 [海陸豐腔] zak7 [客英字典] zak7 [寶安腔] zak7 [梅縣腔] zak7 [陸豐腔] shong1
◎ 潮州話:dia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