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nèi)容
雖有嘉肴原文和注釋(帶翻譯)
雖有嘉肴一文運用類比的手法引出要闡明的觀點,指出教和學是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即“教學相長”,告訴了我們實踐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學習和實踐的重要性,文章表示出‘教’和‘學’是息息相關的。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雖有嘉肴原文及翻譯 ,歡迎閱讀。
雖有嘉肴原文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秲睹吩弧皩W學半”,其此之謂乎!
雖有嘉肴注釋
雖:雖然。嘉肴:美味的菜。嘉,好、美。肴,用魚、肉做的菜。旨:味美。至道:最好的道理。至,達到極點。是故:所以。困:困惑。自反:反省自己。自強:自我勉勵。強:勉勵。教學相長:意思是教和學互相促進。教別人,也能增長自己的學問?!秲睹罚骸渡袝分械囊黄?。兌,通“說(yuè)”,指的是殷商時期的賢相傅說(yuè)。命,《尚書》中的一種文章體裁,內(nèi)容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員或賞賜諸侯時發(fā)布的政令?!渡袝?,又稱《書》《書經(jīng)》,儒家經(jīng)典之一。中國上古歷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跡的著作的匯編。學學半:教人是學習的一半。第一個“學”是教的意思。其此之謂乎: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其,表示推測。之:是代詞,復指前置的賓語“此”。
雖有嘉肴譯文
雖然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雖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學習,就不知道它的好處。所以學習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教導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自己不足之處,這樣以后能夠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這樣以后才能自我勉勵。所以說教與學是互相促進的。教別人,也能增長自己的學問。《兌命》上說:“教人是學的一半?!贝蟾耪f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作者簡介
戴圣(生卒年不詳),字次君,祖籍梁國甾縣(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出生于梁國睢陽(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qū))。西漢時期官員、學者、禮學家、漢代今文經(jīng)學的開創(chuàng)者。后世稱其為“小戴”。戴圣與叔父戴德曾跟隨后蒼學《禮》,兩人被后人合稱為“大小戴”。漢宣帝時,戴圣以博士參與石渠閣論議,官至九江太守。著作有《禮記》,即《小戴禮記》傳為圣編?!稘h書》記載成書于漢建初七年(80年)。咸淳三年(1267年),宋度宗趙禥以其籍貫地詔封戴圣為“考城伯”。
查看詳情>>雖有嘉肴翻譯及原文加注釋
文言文,一種獨特而精練的漢語,充滿了智慧與藝術的光華。它是歷史的見證者,記錄著古代中國的偉大成就與恥辱。閱讀文言文,就像是聆聽古人的寓言故事,尋找著歷史的痕跡。這是一種審美的享受,也是對自我身份認同的堅守。沉浸在這些古老的文字之中,我們將感受到它們無盡的魅力,理解到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
雖有嘉肴翻譯
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學就不知道它的好處。因此,學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知自己理解不透。知道了自己欠缺,然后才能自己刻苦地鉆研。所以說:教與學是互相促進的。
雖有嘉肴原文
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秲睹吩唬骸皩W學半”。其此之謂乎!
注釋
(1)"雖有佳肴","雖",連詞,雖然。"佳肴",美味的魚肉。"佳"美好。
"看",做熟的魚肉等。
(2)"弗食不知其旨也","食",動詞,吃。"其"代詞,指代"食"的對象。
"旨",味美。
(3)"至道:最好的道理。"至",達到極點的。
(4)"弗學不知其善也","善",良好。
(5)"是故",連詞。因此:所以。
(6)"困",不通,理解不清。
(7)"自反",意思是反過來要求自己。
(8)"自強",意思是自我勉勵。"強",勉勵。
(9)"故",連詞,所以。
(10)"教學相長",意思是教和學互相促進,教別人,也能均增長自己的學問
(11)"學學半",意思是教育別人,是學習的一半。
賞析
說明只有通過學習才能知道自己知識水平的不足,才能督促自己努力學習,促進學業(yè)上的進步。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