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內(nèi)容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柳永這首最著名詩《木蘭花令》,詞中的男子是否就是詞人自己?
柳永,北宋婉約派詞人,我們都知道,古代寫相思的詞有很多,尤其是詞人李清照,最擅長寫相思之情。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是一首相思詞,不過是單相思,何為單相思呢?簡而言之就是落花有情,流水無意。
木蘭花令
作者:柳永
有個人人真攀羨。問著洋洋回卻面。你若無意向他人,為甚夢中頻相見。 不如聞早還卻愿。免使牽人虛魂亂。風流腸肚不堅牢,只恐被伊牽引斷。
這首小令寫一位男子對所愛慕女子的相思 。這是一種分外折磨人的相思,因為它是單相思。詞是雙調(diào)。上片著重寫男子的自作多情。
開首二句寫男子崗女子最近的一次會面,他對那人兒是那樣巴結(jié)、親熱,而她卻避過臉去,佯裝不踩?!把笱蟆倍趾苊?,富有暗示性,頗耐玩味。它說明,男子與此麗人的會面已非一次,雙方早已認識,可是女子沒有接受男子的心意,因 而避面假裝不識。
佯裝回面的動痄,可以有兩種意思:一是說明她的絕情,一是表明她的嬌羞。本來這二者的區(qū)別是可以看得出來的,但是帶著濃厚主觀感情的人卻往往會產(chǎn)生錯誤的理解。此詞中的男主人公大致就是由于自作多情,產(chǎn)生了錯覺,認為女子的避面乃是一 種矯情作態(tài),內(nèi)心肯定已經(jīng)有了自己。由此下去,他給自己引來了虛幻的希望,也引來了無盡的痛苦。
于是,他常常作夢,夜夜在夢中與她相會。夢,本來是他執(zhí)著的相思織就的彩虹,是他在幻境中求得的適意與滿足,可是, 他卻有點認真了。
“你若無意向他人,為甚夢中頻相見”你如果于我無意,心向他人,為什么卻連夜在夢中來見我呢?這里,他是把自己心造的幻影,用來作為那人兒確實愛著自己的證據(jù)。這真是“癡人說夢”。這樣胡思亂想的后果是顯然的,他在歧途上愈走愈遠,他的誤會愈來愈深,他認為情人是在不斷地考驗他、戲弄他,于是他只有更痛苦。更焦急。
下片就寫男子的焦急與痛苦。首二句說,你不如趁早償還這一場心愿吧,免得我牽掛不已, 引得我神不守舍。這寫出了男子的急不可待?!斑€卻愿”三字極有趣,意思是女子注定應(yīng)該喜愛自己,作自己的配偶,現(xiàn)在卻忸怩作態(tài),有意作弄人,使得自己很苦惱。這表明主人公的誤解是在進一步加深,寫出了他墮入情網(wǎng)的不可理喻,畫出了他如癡如狂的神情,表現(xiàn)了他憨厚的個性。
末二句寫男子禁受不了感情的折磨,痛苦方分??墒窃拝s這樣說:我生性風流,很重感情,心腸太軟,再也受不了她的誘惑與戲弄了,再這樣下去,我的腸肚只怕也舍被她牽引斷呢!大有呼天叫地、徒喚奈何的味道,頗有諧趣。
整首詞不過寫了一個男子由于自作多情造成的單相思的痛苦,很可憐??墒亲髡邊s用了四個層次來寫:第一層寫麗人避面拒談,引起男子的誤解。 第二層寫男子深陷情網(wǎng),相思成夢;第 三層寫男子希望女方滿足自己的追求,不要再折磨自己。第四層寫他表白快要禁受不住了。這就顯得富有情節(jié)性、生動性,雖單純而并不簡單。詞中全擬男子口氣,語言俚俗,儼然若自其口出,聲情畢肖,令人可以想見主人公的個性。
詞中的男子是否就是詞人自己呢?不一定是。柳永長期生活...
查看詳情>>與“柳永這首最著名詩《木蘭花令》,詞中的男子是否就是詞人自己?”相關(guān)的文章
柳永一首最著名的代表作《鶴沖天》,寧愿不要浮名要歌酒的柳永是假的?
“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有水的地方都能聽到柳永的歌,超級巨星柳七哥,僅憑一人之力就引領(lǐng)了整個大宋王朝的文娛走向!他雖然未在仕途上立下赫赫功名,但他對宋詞的大幅拓展和縱向延伸卻是功不可沒。
由于屢試不中,柳永遂一心填詞,他對宋詞進行了全面改革,更創(chuàng)造了兩宋詞史上創(chuàng)用詞調(diào)最多的記錄,深深影響了后續(xù)詞人。即便是蘇軾、黃庭堅、秦觀、周邦彥等著名詞人的作品中,都可以索見柳三變的影子。
在我們印象里,柳詞以婉約為主,多是悲歡離合、兒女情長之調(diào),但是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座小火山,縱然如柳永一般溫文爾雅的謙謙公子,也有情緒爆發(fā)的時候。
柳永終生不仕,不是他不想鯉魚跳龍門,而是因為考不上。柳永早年間初次參加科考,即以落榜告終,這讓心氣極高的柳永很是憤慨:如他一樣的才華也無緣,考官是閉著眼閱卷的嗎?于是,懊惱的柳永寫了一首詞,只是抒發(fā)抒發(fā)牢騷而已,卻殊不知這首詞不僅得罪大批觀眾,甚至還影響到了柳永的人生道路。
《鶴沖天》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云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此詞堪柳詞最狂一首。“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薄褒堫^”即狀元,柳永參加科舉并不在于求取功名,他的目標是奪得狀元榜!一個“偶”字,表明柳永認為他的落榜只是偶然,由此可見其狂傲自負之處。
“明代暫遺賢”,這里的“明代”當然不是朱明王朝,它的本意是政治清明的時代,那么這一句的意思是:即便在政治清明的時代,君王也會一時錯失賢才。柳永認為,落榜不是自己的水平不夠,而是朝廷的巨大損失,損失了一位賢良之才!
同時,柳永更借“遺賢”之事狠狠諷刺了一把宋仁宗。仁宗一朝聲稱是有明一代,即是詞中所說的“明代”,可惜卻漏掉了自己這條大魚,沒有做到“野無遺賢”,言外之意:仁宗的治國之能要打個大大的問號。
“未遂風云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奔热粵]有風云際會,何不輕狂放蕩起來?又何必患得患失。而后柳永拋出了這首詞作的第一句千古名句:“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相信大家都聽過,但未必清楚其真義,柳永意思是說:做個譜寫詞章的風流才子,即便身穿白衣,也比公卿將相快活。這句詞常常被用以贊美柳永的出世才情,但同時也深深刺痛了那些真正“卿相”的神經(jīng)。讀書人寒窗苦讀的目的,不就是成為公卿將相么, 可柳永這一言卻把這件事貶義化,遂引起群憤。
下片里,柳永開始偏重于風花雪月?!盁熁ㄏ锬?,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绷乐毖宰约旱囊庵腥司驮谀菬熁ㄇ鄻侵稀⒌で嗥琳现g,是一位歌妓。入仕理想落空的柳永,將理想轉(zhuǎn)向了另一個極端,那就是“恁偎紅翠”,縱享風流。與紅樓歌女相偎,堪稱平生最大歡樂。
“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鼻啻恨D(zhuǎn)瞬即逝,我寧愿將功名,換成手中一杯酒,換成耳畔一首歌。這一句也是千古名句,...
查看詳情>>與“柳永一首最著名的代表作《鶴沖天》,寧愿不要浮名要歌酒的柳永是假的?”相關(guān)的文章
柳永晚年最著名的詩《少年游》,沒有秋高氣爽之意?
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他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 也是兩宋詞壇上創(chuàng)用詞調(diào)最多的詞人。
柳永長于慢詞,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與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詞風婉約,詞作甚豐,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詞人。詞作流傳極廣,有“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之說。
柳永雖然出身官宦世家,但其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也許是受家世影響,曾經(jīng)懷有入世的志向,但另一方面他又生性浪漫,所以他的詞往往有一種“失志”的悲哀。
柳永早年名落孫山的時候,還可以“淺斟低唱”聊以慰藉,而當他年華逝去,對于冶游之事失去了當年的意向,在志向落空后,他筆下的詞又增加了一種感情也失去寄托之所的悲慨。
柳永晚年寫的這首《少年游》一詞,堪稱是其悲苦一生的高度概括和真實寫照:
《少年游》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
夕陽島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
歸云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
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去年時。
雖然這首詞描寫的是秋天的景色,卻沒有秋天那種秋高氣爽,天高云淡之意,全詞彌漫著蕭瑟凄涼的滄桑感。
在這首詞中,柳永沒有了高遠飛揚的意興,也消失了曾經(jīng)的那份迷戀眷戀,只留下了悔恨和迷惘,青春不再。
長安道向來是追名逐利的道路,自古而今,車輪滾滾,從不停歇。而一個“古”字增添了不少古韻,產(chǎn)生了無限的滄桑感。從這一句,暗含了柳永對于宦海沉浮,爭逐之事早已灰心淡薄,傳達出對今古滄桑的深沉感慨。
秋天的蟬鳴本就有一種凄涼之感,而柳永在前面加了一個“亂”字,不僅寫出了蟬聲的紛雜繚亂,同時更是表現(xiàn)了柳永因凄涼的蟬鳴引起了自己的愁緒。
這首詞的上闕描繪出一幅秋日深遠遼闊的蕭瑟畫面,柳永表達了自己當時飄零落拓,望斷念絕,感慨極深。
下闕開始描寫自己對過去的追思,可是,一切希望和歡樂已經(jīng)不復存在,再也回不去。
這首《少年游》極能表現(xiàn)柳永一生之悲劇而藝術(shù)造詣又極高的好詞。
天下的事物變化無常,曾經(jīng)內(nèi)心滿載著愿望與期待的志向落空。而早年失意時遇到的朋友大都也已零落凋零,志意無成,可青春卻一去不復返。此刻,可想而知柳永的內(nèi)心飽含著悲哀與嘆息。
柳永這一生本就天性稟賦,生性浪漫,卻生在這傳統(tǒng)的士族家庭中,已經(jīng)注定了他是一個矛盾也不被接納的悲劇人物。
宋代詞人葉夢得在《避署錄話》中記下柳永以譜寫歌詞而終生不遇之故事,曾慨然論之曰:“永亦善他文辭,而偶先以是得名,始悔為己累,……而終不能救。擇術(shù)不可不慎?!?/p>
柳永在文學上是成功的,但其一生借歌酒風流以自遣,而歌酒風流畢竟只是一種麻醉,并非可以長久依恃之物,因而,他的一生實際上是悲劇的,是值得后人同情,也是值得后人反省的。
與“柳永晚年最著名的詩《少年游》,沒有秋高氣爽之意?”相關(guān)的文章
一首柳永最著名的詩《少年游》,畢生所感全都在里面
說到宋詞,兩大流派:豪放派與婉約派的較量從來都是國內(nèi)學者與文學愛好者關(guān)注的焦點。
兩大派的代表人物,想必大家可以脫口而出:蘇軾和柳永!
蘇軾的詞在前面已經(jīng)介紹過不止一次。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婉約派掌門人——柳永。
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詞人,北宋初期詞的范圍僅限于小令,到了柳永生活的時期,宋詞才真正迎來了高潮,柳永被認為婉約派代表人物。
在宋朝,柳永是最受歡迎的男人,屬于偶像級人物,相當于今天的吳彥祖、彭于晏、李現(xiàn),柳永不僅人長得好看,口才文采又高,加上國考失敗的打擊,肆意的使自己墜落,那股文學創(chuàng)作的靈感就源源不絕,加上作品貼近生活、讀來簡單上口,因此受到了女子們(青樓里)的崇拜,柳永也樂在其中。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這樣的詩句,這是南宋葉夢得對北宋著名婉約派詞人柳永的評價。
柳永為舉子時,多游狹邪,善為歌辭。教坊樂工每得新腔,必求永為辭,始行于世,于是聲傳一時。余仕丹徒,嘗見一西夏歸朝官云:‘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
中國的古代的市井文化由來已久,凡是有井水處都是人員密集所在,尤其是在宋朝時期,用現(xiàn)代的話來說,中心城區(qū)學區(qū)房。古代人們對所謂的靠著河流、湖泊的“水區(qū)房”非常追捧,最次的那至少也應(yīng)該靠近一口水井。
有一首詞幾乎把柳永的畢生所感全部包含,這首宋詞就是柳永的《少年游·長安古道馬遲遲》: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夕陽鳥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歸云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夕陽鳥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
在長安古道之上騎著馬慢慢地向前走,路上是不是會聽到路旁的柳樹上,秋蟬在不住低鳴。夕陽西斜,遠方有飛鳥飛過夕陽的余暉,耳邊的風不斷地吹著,放眼望去,四周的天際逐漸的落下,讓人什么也看不到。
在這一闋之中,柳永刻畫的這幅畫卷,色調(diào)暗淡,暗指自己忙碌的一生卻毫無所得,年過半百,前途卻如“幕遮”一般,讓人看不到前方。
歸云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
回望以前少年時,如今想云彩一樣被風吹散,依然不見蹤影?,F(xiàn)在的我對尋歡作樂已經(jīng)失去了興趣,別人看到的只是我心中郁郁的外化,想起往昔一起對酌的朋友也各奔天涯??纯船F(xiàn)在的我,哪還有少年時那般狂放不羈了。
他究竟還有多少人生的失意?有多少人到中年的悲哀?無論人生是順是逆,到暮年以后總會回想少年時光無窮盡的精力,少年時永遠充滿著希望,可是如今總會有無窮盡的苦澀。
與“一首柳永最著名的詩《少年游》,畢生所感全都在里面”相關(guān)的文章
一首柳永最著名的詩《破陣樂·露花倒影》賞析,詩人只寫了女子們歸家嗎?
宋朝詞人葉夢得在其筆記《避暑錄話》中記載了一段關(guān)于蘇軾的事跡:
"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本隋煬帝詩也,少游取以為《滿庭芳》辭,而首言"山抹微云,天粘衰草",尤為當時所傳。蘇子瞻于四學士中最善少游,故他文未嘗不極口稱善,豈特樂府。然猶以氣格為病。故常戲云:"山抹微云秦學士,露花倒影柳屯田。"
因此,今天就一起來看看柳永的這首《破陣樂·露花倒影》吧。
破陣樂·露花倒影
宋代:柳永
露花倒影,煙蕪蘸碧,靈沼波暖。金柳搖風樹樹,系彩舫龍舟遙岸。千步虹橋,參差雁齒,直趨水殿。繞金堤、曼衍魚龍戲,簇嬌春羅綺,喧天絲管。霽色榮光,望中似睹,蓬萊清淺。 時見。鳳輦宸游,鸞觴禊飲,臨翠水、開鎬宴。兩兩輕舠飛畫楫,競奪錦標霞爛。罄歡娛,歌魚藻,徘徊宛轉(zhuǎn)。別有盈盈游女,各委明珠,爭收翠羽,相將歸遠。漸覺云海沈沈,洞天日晚。
"露花倒影,煙蕪蘸碧,靈沼波暖"——粘有露水的花朵在池中映出倒影,籠罩在藹藹煙霧中的草叢,草葉蘸染著碧綠的池水,金明池的水波暖暖的。
"露"之一字,點名了時間是在早晨,我們稱早上的露水為"晨露"。"煙蕪"指的是"煙霧中的草叢",比如說辛棄疾《丑奴兒》中也有"煙蕪露麥荒池柳,洗雨烘晴"之句,陸游的《春曉》中也有"平川漫漫煙蕪綠,筋力猶堪給耦耕"之語。"靈沼"指的是金明池,金明池是北宋時期有名的皇家園林,柳永的這首《破陣樂》寫的就是金明池上繁盛華美的游玩場景。
這是本詞的第一句,也是嫦娥"露花倒影"的靈感來源。同時,嫦娥"露花倒影"的配文也是"煙蕪蘸碧,靈沼波暖",給人一種仙氣飄飄、超凡脫俗的感覺。
"金柳搖風樹樹,系彩舫龍舟遙岸"——朝陽中,柳樹鍍上了一層景色,柳枝隨風搖曳。遠遠看去,對面的岸上系著供皇帝乘坐的彩色畫舫。
"千步虹橋,參差雁齒,直趨水殿"——長長的拱橋,它的臺階像雁齒般參差排列,一直延伸到了金明池水上建造的宮殿。
"繞金堤、曼衍魚龍戲,簇嬌春羅綺,喧天絲管"——在度上金色陽光的柳堤旁邊,環(huán)繞著稱為"曼衍"的魚龍戲。那里還簇擁著穿著綾羅綢緞的嬌俏女子,伴隨著喧鬧的音樂聲。
"曼衍"是古代百戲的一種,康有為 的《八月十五夜香港觀燈》中就有"曼衍魚龍陳百戲,參差樓閣倚高層"之句。
"霽色榮光,望中似睹,蓬萊清淺"——天色晴朗,天上好像有五彩祥云的繽紛光芒,遠遠望去,好像隱隱約約看到了大唐時期華麗的蓬萊宮殿。
"時見。鳳輦宸游,鸞觴禊(xì)飲,臨翠水、開...
查看詳情>>與“一首柳永最著名的詩《破陣樂·露花倒影》賞析,詩人只寫了女子們歸家嗎?”相關(guān)的文章
柳永最著名的代表作《雨霖鈴》,這個詞牌后的故事是怎樣的?
柳永的這首詞,從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人是流著眼淚讀完的。
《雨霖鈴》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
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jīng)年,應(yīng)是良辰好景虛設(shè)。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先和大家說下《雨霖鈴》這個詞牌背后的故事。
讓我們先回到公元755年唐朝爆發(fā)的那場安史之亂。唐玄宗逃難途經(jīng)馬嵬坡,在將士逼迫下不得不下令賜楊玉環(huán)縊死,這讓他無比痛心和懷念。
事后在局勢穩(wěn)定回京途中,恰好遇到多雨的季節(jié),連續(xù)好幾日雨水紛紛,一路霖雨瀝瀝,雨滴打在唐玄宗所乘坐金鑾前懸掛的鈴鐺上,他聽著鈴鐺搖擺的聲音,不禁愈發(fā)的感到孤獨起來,一時間百感交集,萬般思緒涌上心頭,于是作了一首《雨霖鈴曲》,遙寄哀思。
斜風凄雨,古橈岧峭,暮雨未歇。
巴山惆悵無際,方腸斷處,風鈴悲切。
裊裊疏疏密密,似子規(guī)啼血。
不忍聽如恨如怨,多少怨情與誰說。
人間最苦傷離別,更那堪,玉魂永湮滅。
今宵魂在何處。冷雨里,碎鈴聲咽。
點點滴滴,心思寒泉落飛雪。
便縱有,萬里河山。愧對荒塋月。
歲月變遷,昔日帝王和貴妃的那些恩怨情仇最終也只會成為后人眼中的一段悲情故事,于是當《雨霖鈴曲》流傳下來,便成為了詞牌名《雨霖鈴》。
以后看到這個詞牌名,大家也就可以知道,這講的是兩個人之間最痛苦的離別。
這是一個深秋的季節(jié),渡口邊上的柳樹上還有秋蟬凄涼而又急促的叫聲。
此時下了許久的秋雨終于停下來,天色也開始昏暗起來。
我在長亭里還想在和你說幾句,想想前幾天在汴京郊外我們都沒有開懷暢飲的情緒,我們都知道離別在即,心里還有太多的話沒有說出口。
我戀戀不舍地看著你,還想多停留一會,可是船上的人已經(jīng)開始催促。
我緊緊的握著你的手看著你,還有許多話沒說,可是我既不知道如何開口,也不知道該說些什么,我只知道,這一開口恐怕眼淚就會忍不住的留下來。
這一路路途遙遠,千里煙波渺茫,暮色下的雨霧籠罩著天空,寬闊得看不到盡頭,一會也就會尋不見你的身影。
從古自今,多情的人總是會因為離別而傷感,更況且是在這樣一個陰雨綿綿、冷冷清清的秋天。
我都不知道今天晚上我喝酒醒來人會在哪里?大概也就只能看著岸邊的楊柳,坐在船頭吹一吹秋風,看一看殘月來緬懷你了。
這一次離別,我們要分開多少年呢?我之前想象過很多次我們的分別應(yīng)該會遇到晴朗的天氣,可是如今想來,天氣好不好都一樣,就算是天氣再好,我不還是會這么難過?再說了,沒有你在身邊,風景再好又如何,我也沒有了欣賞的心情。
你知道嗎,人世間最最難熬的日子是我想留在你身邊,無奈卻留不了;最傷心的話是握住你的手,一句也說不出口;最遙遠的距離是我知道你在這里,可是我卻不得不離開;最深的傷痛的我想和你說太多的話,你卻聽不見;
讀完這首詩,你會不會突然有了一種傷感的情緒呢?
我們每個人都要經(jīng)歷離別,沒有人會知道,那個和我們告別的人下次...
查看詳情>>與“柳永最著名的代表作《雨霖鈴》,這個詞牌后的故事是怎樣的?”相關(guān)的文章
柳永最著名的一首詩詞《望海潮》賞析,人在高處,可以看見平時看不見的景象
作家通常會有一種不一樣的角度來看世界,發(fā)現(xiàn)常人所不能發(fā)現(xiàn)的,感受常人所不能感受的。
亦或者,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只是那山水之間,流露著一種獨屬于詩人的氣息。那樣的氣息,把普通的山水渲染得完美無瑕,渲染成人們心目中的樣子。
這就是我們敬仰作家的理由,這也是偉大的作品被記住的理由。
宋代詞人柳永,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他看待事物的角度,自然也會有獨到之處,尤其當他所描寫的事物,是他非常熟悉的杭州時。
柳永有一首著名的詞,“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并且稱自己為奉旨填詞,在暮年及第之前,他曾經(jīng)一襲白衣在蘇杭的繁華之地浪蕩了許久,沉醉于燈紅酒綠的歡樂生活。
因為才華橫溢,當紅的歌妓都爭著要柳永寫詞給她唱,或者單純的喜歡他的相貌才華愿意招待,總之這段日子柳永可謂是風流自在。既然人生在此志得意滿,看待這座城市的眼光中自然也就多了幾分柔情。
望海潮·東南形勝
宋代:柳永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
我在學生時代去杭州的時候曾經(jīng)在一個園區(qū)內(nèi)看過關(guān)于杭州歷史和文化的表演,3個小時的表演一晃而過,300塊的票錢也一晃而過,唯一能夠記住的就是那個劇場的開場: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當這句話從背景音里念出來,出現(xiàn)在浩大的投屏上,自有一種江南風情縈繞在每個人的心中。我想,這就是柳永帶給我們的那種獨特的感覺,是我們想說而說不出來的話。
杭州地處東南,山川地形優(yōu)美而高妙;這里是三吳的都城,而從不可及的古代,這里就已經(jīng)是摩肩接踵的繁華之地。
春柳如煙,水鄉(xiāng)小橋遍布,如畫般美妙;從上看去,擋風的簾子,青綠色的帳幕,橫斜交錯的街道,高高低低的樓閣,安居著十萬家江南水鄉(xiāng)客。
這里突然想起一句詩“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古時的詩人喜歡登高,登高以后眺望四方,于繁華之地升起這樣的感嘆,于荒涼之地,就是陳子昂的千古長歌了。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p>
柳永這首詞,大概也是在高處寫下的,人在高處,看見平時看不見的景象,很是容易觸發(fā)感想。詞的下半部分彎彎繞繞在宋詞的經(jīng)典情調(diào)里,格局小而精致,詞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抒發(fā)著自己的喜怒哀樂。
詞句不難理解,但是借助著漢字自帶的字形美,排列在一起就自然而然的升起一種屬于中華文化的美感。茂密如云的樹木環(huán)繞著錢塘江的沙堤,錢塘江有潮,潮來時怒濤拍岸,如霜如雪,一下子回到了蘇軾的意境里。江在古代一直被稱為天塹,這時的錢塘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詞人的目光從自然轉(zhuǎn)到人間,錢塘的繁華映入眼簾。市場上是珠璣珍寶,家家戶戶被綾羅綢緞充塞,互相攀比著富裕程度。
詞的上闋寫了詞人的目光所見,下闋主要...
查看詳情>>與“柳永最著名的一首詩詞《望海潮》賞析,人在高處,可以看見平時看不見的景象”相關(guān)的文章
柳永一首最著名詩詞解析,柳永筆下的女子到底有多美?
柳永,是北宋著名的詞人之一。他原名柳三變,字景莊,后改名為柳永。因為排行第七,也常被人稱為柳七。柳永的詞風,屬于婉約派。他的一生,多次參加科舉考試,卻屢試不中,后來因為寫了一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而引起宋仁宗的惱怒,斥責道:“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從此,柳永便以“奉旨填詞”自居。
景祐元年,仁宗特開恩科,對歷屆在科場中的沉淪之士放寬尺度,柳永這才考中了進士。
因為生性浪漫而放蕩不羈,柳永常常流連于煙花巷陌。所以,他的詞有很多描寫青年男女之間的情感,往往表達出世俗女子大膽潑辣的愛情觀念。其中很多詞作中的女主人公,都是墮入青樓的不幸女子。
柳永曾經(jīng)寫過一首《晝夜樂·秀香家住桃花徑》,這首詞,內(nèi)容非常驚艷,將女主人公的容貌之美,歌喉之婉轉(zhuǎn)悅耳,描寫得淋漓盡致。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這首詞。
晝夜樂·秀香家住桃花徑
秀香家住桃花徑,算神仙,才堪并。層波細翦明眸,膩玉圓搓素頸。愛把歌喉當筵逞。遏天邊,亂云愁凝。言語似嬌鶯,一聲聲堪聽。洞房飲散簾幃靜,擁香衾,歡心稱。金爐麝裊青煙,鳳帳燭搖紅影。無限狂心乘酒興。這歡娛,漸入佳境。猶自怨鄰雞,道秋宵不永。
從這首詞的題目,可以看出,這首詞應(yīng)該是柳永寫給一位名叫秀香的女子的,不過也有學者認為,這個秀香,可能是柳永虛擬的名字。“秀香家住桃花徑,算神仙,才堪并”,這位名叫秀香的女子,家住在桃花徑,只有神仙的住處,才能和這里相提并論。
“層波細翦明眸,膩玉圓搓素頸”,這是柳永對秀香的容貌描寫。古人形容女子的眼睛,往往愛用“秋波”來比喻,柳永卻更加細膩化,將秀香的眼睛,比喻成“層波細翦”;秀香的皮膚非常白皙細膩,就像是反復揉搓和琢磨而成的精致的玉器。這兩句詞的描述,實在是太驚艷了。以至于蘇軾在自己的詞中,也“盜用”了一下。
蘇軾的《滿庭芳·香叆雕盤》中,在描寫宴席間美麗的歌女時,也用了這句詞,“主人情重,開宴出紅妝。膩玉圓搓素頸,藕絲嫩,新織仙裳”。豪放派的蘇軾,一向不喜歡柳永的詞。他的學生秦少游有一次見了蘇軾,蘇軾質(zhì)問他道:“不意別后,公卻學柳七作詞?!?/p>
雖然蘇軾不喜歡柳永的詞,卻在自己的詩詞中,卻情不自禁地引用了柳永的這一句“膩玉圓搓素頸”,足見柳永的這兩句詞,筆法精妙,已經(jīng)達到了讓蘇軾欲罷不能的地步。
“愛把歌喉當筵逞。遏天邊,亂云愁凝,言語似嬌鶯,一聲聲堪聽”,是說這位女子的歌喉非常美妙?!岸籼爝叀?,指歌聲響徹云霄;“亂云凝愁”,是說這歌聲令行云凝滯。
這首詞的下闋,是些洞房中的情景。最后一句話“猶自怨鄰雞,道秋宵不永”,是在埋怨鄰居家的報曉雞,打斷了二人的春宵一刻,令人心中難免生怨。
這首詞既寫出了女子的驚人美貌,也寫出了女子的動人歌喉,詞藻非常驚艷,令人贊不絕口??墒且驗橄麻爩⒍捶匡L月描寫的非常細膩,也引起了后人的詬病。清代沈雄評價說:“《晝夜樂》云,‘層波細翦明眸,膩玉圓搓素頸’,至‘無限狂心乘酒興,這歡娛漸入佳境。猶自怨鄰雞,道...
查看詳情>>與“柳永一首最著名詩詞解析,柳永筆下的女子到底有多美?”相關(guān)的文章
柳永的一首最著名詩詞賞析,十五六歲懵懂的少女剛剛嫁人發(fā)生了什么?
古時候的女子,骨子里就帶著云嬌雨怯的氣質(zhì),不論是舉手投足,或是一顰一語間,都表現(xiàn)得格外得體卻微微高冷,愁眉鎖眼,楚楚有致,像一朵水蓮,那一低頭的溫柔,便流出了不勝微風的嬌羞。這種羞澀的源頭,來自儒家所推崇的三綱五常,女子不宜拋頭露面,而對于男歡女愛之事,那更加是諱莫如深了。
男歡女愛本是再正常不過的人間煙火,可古人卻往往談之色變,尤其女子更甚,假如從她口中說出點這方面的話,就是大逆不道了。所以,這就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現(xiàn)象:女子出嫁前,渾然如白紙;女子出嫁后,才懂得人事。古代女子基本十五六歲便嫁人,因此這一現(xiàn)象就顯得尤為突出。
如果說唐代民風還算粗獷,那么宋代就完全遁入了中庸之道,除去文化圈的那些風流才子,普通人家都是安分守己的,而白衣卿相柳永就是這最不安分守己之人。柳永自從被皇帝公開diss之后,便自稱奉旨填詞,整日游蕩于鶯紅柳綠之間,因而就遠離了仕途之道。柳永的詞細膩大膽,寫作對象多是青樓女子,能勾起心底的情意。
柳永不僅能寫燈紅酒綠,也能描繪閨中情趣。話說一位十五六歲的少女剛剛嫁人,可由于她單純得不解人事,因此不能完全適應(yīng)新婚生活,鬧了不少笑話,使丈夫哭笑不得。這些片段被柳永一一捕捉,寫成一首讓人忍俊不禁的詞,給讀者留下了想象不盡的空間。
《斗百花》
宋·柳永
滿搦宮腰纖細。年紀方當笄歲。剛被風流沾惹,與合垂楊雙髻。初學嚴妝,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舉措多嬌媚。
爭奈心性,未會先憐佳婿。長是夜深,不肯便入鴛被。與解羅裳,盈盈背立銀釭,卻道你但先睡。
《禮記》載:“女子十有五年笄?!薄绑恰笔侵赋赡?,這說明此少女剛滿十五歲就嫁人了,所以她才什么都不懂,才合理地引出了后面的情節(jié)?!皾M搦”是指一把可以握持,少女纖細的宮腰一把就可以抱過來,說明其身材之曼妙,同時也說明其身姿之孱弱。柳永為何強調(diào)這一點呢?因為后文里寫少女“怯雨羞云”,一方面是不解人事,另一方面則是柔弱的她可能承受不起。
“雙髻”、“嚴妝”表現(xiàn)了女子婚前婚后的變化。古代女子新婚后,會將兩個垂下的發(fā)髻盤在一起,稱為“上頭”,以表示已為新婦;而新婦的第一項任務(wù)就是學習嚴妝,即以端莊為主要目的的妝容。然而,形式上都做足了,可她內(nèi)心里還是羞澀無比,仍是“怯雨羞云”,不過,這讓少女顯得更加可愛與嬌媚。
下片里,柳永著重描寫了少女因不適應(yīng)而引起的尷尬與笑話。“爭奈心性,未會先憐佳婿。”可惜她還沒有對丈夫把愛說出口,一來她從來不會,二來也是由于害羞。所以,常常到了深夜時分,她還是不肯入被而眠,就那么背燈坐著,尷尬之外還是尷尬。這時候丈夫看不下去了,他決定更主動些。
“與解羅裳,盈盈背立銀釭,卻道你但先睡?!闭煞驇推拮用摰袅肆_裳,可她卻突然背對著銀燈,說道:我現(xiàn)在還不睡,你先睡吧。她誤解了丈夫的舉動,她竟然單純地以為解羅裳就是為了睡眠!這是一個多么可愛的女子啊,她的可愛單純又令丈夫哭笑不得。然而接下來丈夫是否會有進一步行動?后面的事柳永...
查看詳情>>與“柳永的一首最著名詩詞賞析,十五六歲懵懂的少女剛剛嫁人發(fā)生了什么?”相關(guān)的文章
柳永一首最著名的詩詞《斗百花》,柳三變的調(diào)皮和大膽你見識過嗎?
柳永水平很高的一首洞房詞,因為最后一句,古代名家硬是不愿點評
兩宋詞壇,高手如云,原名三變的柳永是不容忽視的存在。有時候筆者在想,柳三變到底是個怎樣的男人,為何他能活得如此“囂張”。
柳三變能讓一向豁達的東坡忌憚,東坡曾問一位幕僚,自己的詞和柳永的詞到底誰的更受歡迎,這位幕僚很聰明,說喜歡柳永詞的人只是三教九流之輩。柳三變能讓皇帝氣得不行,初次落榜后他寫了一首《鶴沖天·黃金榜上》,稱自己就算無官無職,做個風流才子也不錯,皇帝一生氣從此他便一輩子沒中進士也沒當上官。但就是這樣的柳三變,卻能讓教坊里賣藝女子們“癡狂”。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他是北宋詞壇的巨星。
或許有人要問,他這一介白衣到底憑什么?憑的是“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式的絕美,憑的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式的凄美,憑的是“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式的唯美。
或許還有人會說,這樣的詞秦觀、晏殊也能寫,那本期咱們就看一首唯有柳永敢寫的詞作,感受一下柳三變的調(diào)皮和大膽。此詞名叫《斗百花》,是柳永水平很高的一首洞房詞,它為何能流傳下來很多人都想不通,讓我們來讀一讀:
《斗百花》
滿搦宮腰纖細,年紀方當笄歲。剛被風流沾惹,與合垂楊雙髻。初學嚴妝,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舉措多嬌媚。爭奈心性,未會先憐佳婿。長是夜深,不肯便入鴛被。與解羅裳,盈盈背立銀釭,卻道你但先睡。
這首如此不正經(jīng)的情詞,能流傳下來當真是不容易的。宋代的多數(shù)詩詞選集,都沒敢收錄這首詞,這其中包括南宋寧宗嘉定年間最重要的詞集《百家詞》,明人編的《宋名家詞》、清人編的《四印齋所刻詞》。唯一能找到這首詞的,是柳永自己編撰的《樂章集》?!稑氛录吩茱L靡,古代名家們自然是知道這首詞的,但大家硬是對此詞不加評論。
以他柳三變的名氣,為何宋明清各朝名家要這樣對這首詞?原因就在最后一句上。在清代名書《十名家詞集》中,作者侯文燦提到過這首詞,表示因為末一句古代名家皆不愿點評它,所以它不合適收錄進自己的書中。
其實我們以今天眼光來看,這是一首不錯的情詞,它描寫的是一位少女初嫁時的情形。詞的上片首句已經(jīng)看出這位姑娘的年齡了,她剛到及笄的年紀。從她后面的“垂楊雙髻”的裝束來看,她是剛剛嫁人。柳永用“怯雨羞云”來形容她,點到即止,其實已經(jīng)說明了她對婚后生活是不了解的。
詞的下片則描寫得更加具體。這是一位純情的好姑娘,但是她不解人事,這讓丈夫十分為難。她在長夜里背立著,丈夫前來相問,她便以“你但先睡”來回復。這最后一句,有動有靜,從神態(tài)動作等方面,將這位姑娘的忐忑寫得淋漓盡致。
宋代名家不愿點評,名詞選錄也不敢收錄它,那這詞為何還能流傳千年?為何各朝各代的老夫子們不直接把它銷毀,還讓它流傳了900多年?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它很難得!全詞無論是遣詞用字,還是意境的烘托,在宋詞中都是一首絕妙的好詞。古代的文壇巨匠們其實都是有底線的,他們會看不慣這種詞,自己也...
查看詳情>>與“柳永一首最著名的詩詞《斗百花》,柳三變的調(diào)皮和大膽你見識過嗎?”相關(guān)的文章